与权力抗争——毕飞宇小说创作论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blue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60年代生的代表性作家之一,毕飞宇的创作虽刚开始16年,但其取得的骄人实绩和己表现出来的审美品格已足以让文学界刮目相看。从流程上看,毕飞宇的创作到目前大致历经了三个阶段:初期虚构的历史叙事系列;90年代中期以后的都市现实书写;晚近则返回了乡村的历史天空。虽然这三个时期的创作题材、语言风格有相当大的变化,但展示权力追逐及由此带来的悲剧命运这一主题却未有大变。在对权力场域的审视中,毕飞宇独到地发现了各种微观权力对人格发展甚至个体生命的阻遏与戕害。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伴随着对权力场域的审视,毕飞宇对自身文学表达中可能存在的话语权力倾向始终保持着必要的警觉。创作初期,为了疏离强大的政治意识形态霸权,他完全沉浸于历史话语的自由虚构,但过于斧凿的表述和艰涩的哲学寓意,则使其不知不觉地陷入了一种宰制读者的叙述权力之中。为了挣脱这种权力语言,他进行了艰苦的探寻,在其晚近的《玉米》、《平原》等作品中,毕飞宇以平实、质朴的语言展现了权力控制下的乡村生活,其叙事己达到文学思想与修辞风格形神契合、水乳交融的境界。 本文第一章梳理了毕飞宇16年的创作流程,呈现出他不同写作时期的特点及其思想内涵;第二章从分析“人在人上”的权力欲望入手,展示不同故事中人物对权力的追逐,以及由此带来的悲剧命运;第三章以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为依据,透视了毕飞宇小说中父权意志对个人成长的宰制;第四章系统分析毕飞宇不同创作时期的语言特色,从而阐明作者是怎样从权力语言中突围,并最终“送语言回家”的。
其他文献
8月26日,28岁的浙江卫视当红新闻主播梁薇在出差期间心脏病突发,送医后经抢救无效去世。而据统计,近几年来,中青年心肌梗死比例在逐年增加,人们在大感惋惜的同时也不禁心生疑问——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许博裳说,中青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越来越多,主要由几个原因引起:  压力增大。中青年在社会、家庭及工作岗位上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使现代中青年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
前不久,我的一位多年朋友老覃,凌晨5时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年仅63岁。他的妻子百思不得其解,丈夫当天还骑自行车外出采访,送稿件到报社,晚上并没有见他出现什么不适症状,怎么突然就死于心肌梗死了呢?医生解说之后她才释疑。    症状并非总典型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患者多有突发性的心前区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可持续半小时以上,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休息不能缓解,胸口像被一块大石头压住而喘不过气来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得了支气管炎,用了抗生素、止咳药后,症状不见明显改善。他也略懂一些中医常识,想想自己的痰是黄稠的,便用上了清热化痰的中药,可是一个月来,症状改善还是不明显。  后来我才得知,这期间他很怕冷,特别是背部怕冷,且夜间咳嗽也比白天严重,喉咙痒,口不干,其实这些是寒证的表现。而他所谓的黄稠痰,只是早上起来咳的痰比较黄稠,其他时间咳的大都是白痰。  至此,真相大白,原来他并非热咳,而是寒咳
本文以近代汉字为研究对象,从中日文化背景的异同出发,研究日本国字、简俗字之源流,探究中日近现代汉字之传承与变异,以此展现汉字在日本的传播历史及相互影响。上篇全面调查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