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扶持中小企业为目的的信用担保在西方国家已有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成熟经验,在我国的发展也已初具雏形。目前,担保运作模式、运行机制、风险防范等实务层面的研究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深化与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运用经济管理理论对担保行为进行分析、挖掘其本质仍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本文以相关经济管理理论为研究基础,首先对担保的涵义、表现形式、特点等进行了明确的界定,然后从功能演进的视角对担保所具备的提升信用、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管理功能进行了阐述,认为担保的功能演进是一个动态的、逐步完善和丰富的过程;接下来对国内外信用担保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发达国家成熟规范的信用担保体制是使担保的优势性得以最大限度发挥的有力保障。文章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成本和收益两个角度入手,首先对三种不同信贷配置下的信贷成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述,得出只有当债权人通过担保所节约的监控、执行等成本费用大于为了保持三方关系所增加的交易成本时,一个有担保方参与的贷款才是经济的;然后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对担保三方主体的收益进行了博弈分析,得出了完全信息下和不完全信息下三方收益最大的博弈均衡解。最后,在运用实际案例验证上述分析结论后,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应如何规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