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艺术歌曲《别董大》音乐分析及演唱探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7691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歌曲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歌曲,其中包括作曲家以中国古诗词为素材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这类歌曲现在已经成为声乐界广为传唱的歌曲类型,在国内外各大声乐比赛和高校中成为必唱曲目,可见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重要性。本文以赵季平老师的《别董大》为例,从词曲作者、作品概述、音乐本体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自身的演唱经验,从气息的处理、声音的运用、语言的表达、舞台的表现几方面进行演唱研究,为笔者毕业音乐会演唱此首歌曲提供参考。这篇文章第一章是《别董大》的作品概述,从词曲作者和诗词创作背景方面对歌曲以及诗词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第二章是《别董大》的音乐分析,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曲式结构分析,第二部分是结合音乐旋律性格和伴奏织体分析。第三章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别董大》的演唱研究,主要从气息的处理、咬字归韵和声音位置的处理、情感表达和舞台表现三个方面进行演唱分析。希望通过这个论文,对我在毕业音乐会上演唱此首歌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通过隐伏旋律的剖析,有利于深入了解作品的内在结构、声部层次,解决演奏者在演奏隐伏旋律中所遇到的双音、和弦、多声部旋律、不规则节奏的技术难点。本文以张帅钢琴作品《三首前奏曲》为研究对象,结合自身实践,对于隐伏旋律及演奏诠释进行研究。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对《三首前奏曲》进行作品概述,包括作品的创作背景与三首作品的介绍;第二章对《三首前奏曲》逐一进行隐伏旋律剖析;第三章对隐伏旋律中的演奏技法进行诠释,
学位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发展,歌曲《知己红颜》极具文化底蕴,歌词引经据典,把民族音乐和西方作曲技巧完美结合,充分体现赵季平先生创作的民族文化精神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表现了现代人们对精神层面的品质追求。通过作品概述,了解其作曲家及作品的创作风格;对其作品的歌词、旋律、节奏节拍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作曲家将民族音乐元素隐蔽的融入到创作之中;在演唱探究中,通过个人对民族声乐演唱中声、情、字、味、表
学位
四川扬琴,又称“四川琴书”,是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的地方曲艺。是主要流行于成都、重庆、泸州、自贡等地,是典型的一种以民间故事和传统曲目为题材的说唱音乐,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四川扬琴在2008年被正式录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笔者在对四川扬琴文献的梳理中发现,针对四川扬琴在课堂传承的研究成果极少。笔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在四川扬琴流传区域的学校教育中,对四川扬琴的传承尚未引
学位
汉语的语调意为说话时的腔调,语气意为说话时的口气,二者对声乐作品的演唱润色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声乐演唱中运用好语调、语气,能够增强演唱的表现力,更好地展现作品的音乐形象,更好地抒发作品的情感。本文以歌曲《秋天的枫叶》为研究对象,以汉语语调、语气为视角进行分析与研究,借鉴语音学相关知识,揭示了汉语语调、语气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实际作品分析其作用所在。进一步结合自身演唱《秋天的枫叶》时的实践经
学位
本文以湘版教材中“键盘上的舞蹈”为例,试图对音乐欣赏中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重要性进行整理与阐述,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探讨如何运用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进行实际教学应用,希望能为相关欣赏教学课提供借鉴与参考。中学音乐欣赏课主要在于使学生通过听觉感知对音乐作品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听觉的审美享受、精神愉悦和理性认识的满足活动,本身就包含了感性的感悟音乐与理性思维的两个方面。本文则从此论点出发,首先,论述一般
学位
近年来,古筝学习成为了一股热潮,推动了古筝教育的发展,小学也开设了以课外活动为主的古筝课程。但目前的古筝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学生兴趣低下,教学质量不尽人意,学生难以坚持学习等,不利于学生在音乐道路上的发展以及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因此,如何改善目前古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古筝教育从业者急需解决的难题。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被教育界广泛采用,是目前极富盛名、被公认十分优秀的教学法之一
学位
中国民歌源远流长,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四川民歌是中国民歌中的一部分,它资源丰富,极具特色,涌现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好久没到这方来》作为四川创作民歌中的一首,在川渝地区家喻户晓,它旋律优美,节奏快慢交替,具有自身浓郁的艺术魅力。同时,它展示了“土地改革”后,人民努力建设家乡,家乡一片欣欣向荣的新面貌的情景,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热爱祖国,建设家园的热情,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本文分为绪论、三个章
学位
雷斯庇基作为20世纪初期意大利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创作的音乐作品不胜枚举,在交响乐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同时,在声乐作品的创作上也是颇有自己的风格,且耐人回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于1905年创作的艺术歌曲《Notte》,它作为雷斯庇基一生中比较著名的声乐作品之一,非常具有研究和推广的价值。本文以艺术歌曲《Notte》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自身艺术实践,通过第一章对作曲家生平和作品创作背景的介绍;第二
学位
琵琶曲《夕阳箫鼓》是我国器乐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旋律优美动听,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流传。本文对两首取材自同一琵琶曲《夕阳箫鼓》旋律的钢琴改编曲进行分析与比较,一首是陆华柏先生的《浔阳古调》,另一首是黎英海先生的《夕阳箫鼓》。本篇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原琵琶曲和两首钢琴改编曲的作曲家生平、创作背景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从两首改编曲的曲式分析、和声运用特点和对传统乐器的模仿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
学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因此对于中国作曲家而言,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进行创作就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本文的研究对象《断桥——小青的歌》就是一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创作歌曲。通过对歌曲选用题材《白蛇传》相关文献的研究,对歌曲的创作特点及人物情感进行分析,结合笔者累积的演唱及舞台经验,对歌曲的演唱进行探究。首先对歌曲音乐本体、特征及风格进行分析;其次对歌曲中小青的人物情感进行分析;最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