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1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心肌肥厚是心力衰竭的关键性临床过程,多种疾病包括高血压、瓣膜狭窄、心肌梗死等均可出现心肌肥厚的病理生理改变。虽然心肌肥厚作为一种代偿机制,在初始阶段能够减轻室壁压力、维持心输出量,但是持续的心肌肥厚终将导致心室功能障碍并发展为心力衰竭。因此,如果能预防甚至逆转心肌肥厚,就能够在心力衰竭早期遏制疾病的进展,防止心功能恶化。目前认为,心肌肥厚主要由机械性刺激与神经体液机制诱发,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将肥大信号传入核内,引起相关基因表型的改变。然而,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尚缺乏十分有效的干预手段。
  干细胞抗原1(Stem cell antigen1,Sca1)是一种糖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glycosyl phosphatidylinositol-anchored protein,GPI-AP),最初发现在激活的淋巴细胞中表达上调,又名淋巴细胞激活蛋白6A(lymphocyte activation protein-6A,Ly-6A),属于Ly6基因家族成员。此类GPI-AP常常位于富含鞘磷脂与胆固醇的细胞膜脂筏结构中,后者含有多种跨膜蛋白质受体,并能够招募多种细胞内激酶,包括Src家族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等。已有的研究提示Sca1是Src家族激酶的负性调节分子,并可能对PI3K/Akt以及MAPK家族成员ERK有一定作用,但Sca1介导的信号通路仍不明确。
  Sca1的适量表达对维持机体多种生理功能非常重要,目前已证实Sca1与淋巴细胞激活、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肌肉组织重塑密切相关。另外,小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中Sca1蛋白的表达量上调;并且,Sca1信号可能在移植后心脏干细胞的存活与增殖中发挥关键的调控作用,促进心梗后的心脏修复并改善心功能。但是,Sca1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以及通过何种信号通路介导,目前尚不清楚。本课题通过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心肌肥厚模型,运用Sca1基因敲除与心脏特异性转基因小鼠研究Sca1对心肌肥厚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相关机制。
  方法:
  实验一:选取8~10周龄,体重23.5~27.5g的野生型雄性C57BL/6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主动脉缩窄术(Aortic Banding,AB)建立压力负荷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主动脉缩窄术后1天组、3天组、1周组、2周组、4周组与8周组(每组n=15)。
  实验二:选取8~10周龄、体重23.5~27.5g、雄性的野生型Sca1基因敲除小鼠(sham,n=15;AB,n=30)、Sca1心脏特异性转基因小鼠(sham,n=15;AB,n=20),以及各自的野生型C57BL/6对照小鼠(sham,n=15;AB,n=20),通过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心肌肥厚模型,分为AB组与sham组。4周后通过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进行心功能检测;比较各组小鼠的心重体重比、肺重体重比、心重胫骨长比;通过大体拍照、HE染色、WGA染色以及PSR染色进行形态学检测;以实时定量RT-PCR进行心肌肥厚与纤维化的分子标志物检测。
  实验三:选取8~10周龄、体重23.5~27.5g、雄性的野生型Sca1基因敲除小鼠(sham,n=15;AB,n=30)、Sca1心脏特异性转基因小鼠(sham,n=15;AB,n=20),以及各自的野生型C57BL/6对照小鼠(sham,n=15;AB,n=20),通过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心肌肥厚模型,分为AB组与sham组。4周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中Src、MAPKs、Akt等心肌肥厚相关的重要信号通路分子的磷酸化与总蛋白水平。
  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小鼠心肌组织的Sca1蛋白表达在主动脉缩窄术后1天即出现明显上调,观察至8周一直维持在较高的表达水平(P<0.05vs sham)。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ca1在sham组小鼠心肌组织中主要表达于间质细胞,但AB术后可在心肌细胞膜上检测到Sca1的表达。
  AB术后4周,Sca1基因敲除小鼠的HW/BW、LW/BW、HW/TL、心肌细胞横截面积以及左室胶原容积分数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P<0.05);心脏超声与血流动力学结果显示,Sca1基因敲除小鼠左室室壁厚度、室腔大小高于野生型小鼠,而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降低更为明显(P<0.05);RT-PCR结果显示,Sca1基因敲除小鼠心肌组织中ANP、BNP与β-MHC等心肌肥厚标志物以及TGF-β、CTGF、collagenⅠα以及collagenⅢα等纤维化标志物的mRNA水平均高于野生型小鼠(P<0.05),而反映收缩功能的α-MHC与SERCA2α表达水平则较低(P<0.05)。Sca1心脏特异性转基因小鼠在AB术后4周时,其心肌肥厚以及心脏纤维化的程度较野生型明显减轻(P<0.05)。
  AB手术4周后通过western blot方法,对各组小鼠心肌组织Src、MAPKs、Akt等心肌肥厚相关的重要信号通路分子的磷酸化与总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发现Sca1基因敲除能够进一步增强压力负荷所诱导的Src、MAPKs以及Akt激活(P<0.05),而Sca1心脏特异性转基因则能够抑制压力负荷所激活的Src、MAPKs以及Akt(P<0.05)
  结论:
  1.通过主动脉缩窄术建立的小鼠心肌肥厚模型中,Sca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并且可表达于心肌细胞。
  2.Sca1基因敲除加重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厚与纤维化;而心脏特异性过表达Sca1能够减轻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厚与纤维化。
  3.Sca1减轻压力负荷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与纤维化是通过抑制Src、MAPKs、以及Akt等信号通路的激活。
其他文献
目的:直接喉镜气管插管术是麻醉过程中最强烈的刺激之一,其产生的交感神经刺激性反射常常会造成心血管的应激性反应。这种应激性反应可能对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和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有害。因此人们采用很多方法来减缓这种反应。本研究在分析各种方法的基础上,比较静脉分别注射芬太尼和利多卡因对缓解全身麻醉中直接喉镜气管插管术时心血管应激性反应的效果。  方法:75名ASA评分Ⅰ级或Ⅱ级的年龄16-60岁,需要全身麻
学位
Objective: Here we try to explore patient genotype with the aim to locate and analyze SPINK5 mutations in 3 chinese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Netherton Syndrome.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analysis we t
Purpose: To analyze the computed tomography (CT) findings and the reasons for misdiagnosis of female pelvic tuberculosis.  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CT features of 32 cases of female pelvic tuberculos
学位
背景及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同时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外科技术、麻醉水平以及各种监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老年病人可以接受手术治疗,但是老年病人特殊的生理特征以及病理改变,若麻醉诱导处理不当将会造成老年病人循环的巨大波动,可能造成一些严重并发症。该观察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老年病人静脉全身麻醉诱导复合用药剂量优化配伍方案,以指导临床老年手术患者静脉全身麻醉诱导复合用药剂量
学位
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最初在小鼠的脾脏中被发现,后来在人外周血液中亦发现这种细胞,它以表面有许多树枝状的不规则突起为特征。DC尤其广泛分布于包括鼻、气管等在内的整个上下气道组织,形成一个完整的气道网络监控系统,参与机体免疫耐受或是免疫应答的调节。DC是目前已知体内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是初始型T细胞(C
学位
目的:研究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使用技巧。  方法:选取我院289例甲状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实验组患者主要使用超声刀行开放性甲状腺手术,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电刀行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腺叶(肿物)的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腺叶(
背景: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是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cell carcinoma,BTCC),约70%为非浸润性膀胱癌,其中10%-20%可进展为浸润性肿瘤。目前膀胱肿瘤的诊断主要以膀胱镜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为主,但二者临床效果都不够理想。膀胱镜检查具有侵入性,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寻找肿瘤细胞,敏感性较低,易漏诊。行肿瘤切除术后,浅表性膀胱癌复发
学位
学位
目的:探讨BIS监测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以寻求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理想区间。  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择期在全麻下行胃大部切除术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75岁,ASAⅠ~Ⅲ级,根据术中BIS区间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诱导方式, BIS下降至60且连续15秒≤60时A组丙泊酚以BIS值40~49为目
学位
目的:观察运用桑菊清解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实热证)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60例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中山市中医院住院部或门诊就诊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30例(纯西医组),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内服桑菊清解汤,对照组予纯西医治疗,观察时间为14天,观察治疗如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