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中,我们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对以下两个工作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我们的目的是提供合理的反应机理,解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同时为相关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我们借助密度泛函理论对烯丙基酯类化合物与-重氮化合物在钯催化下合成新的碳碳键的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这个反应可以分为两个催化循环过程。第一个催化循环是钯催化烯丙基酯类化合物脱羧生成1,4-烯炔化合物(P1)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酯的氧化加成是以离子对机理而不是一个协同机理发生的。氧化加成产物(4)的脱羧过程包含一个C C以2方式配位到金属Pd上离子对中间体(9)。这个催化循环的决速步是1,4-烯炔的还原消除这一步。第二个催化循环是钯催化1,4-烯炔化合物(P1)与重氮化合物反应生成最终产物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再生的催化剂PdL2与重氮化合物生成金属卡宾化合物,金属卡宾化合物再与1,4-烯炔化合物生成一个金属四元环中间体,金属四元环中间体再进行β-苯乙炔基消除,然后经过一个还原消除过程,生成最终产物季碳原子化合物。我们计算结果证明与重氮化合物的卡宾碳成键的是烯丙基的端基碳而不是烯丙基内部的碳。2)我们借助密度泛函理论对2-碘--甲基苯乙烯(S1)与二苯乙炔(S2)(方程式1,第四章)的反应和碘苯(S3)与二苯乙炔(S2)(方程式2,第4章)的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方程式1中的反应包括以下四个主要过程:芳基碘化物的氧化加成,炔烃插入,碳碳双键插入,以及(sp3)C I的还原消除。方程式2中的反应包括芳基碘化物的氧化加成,炔烃插入,第二分子炔烃的插入三个主要过程。我们的机理研究成功的解释了为什么方程式1中的产物P可以得到,而方程式2中提到的产物P2得不到这个实验结果。除此之外,我们研究还说明了膦配体的大小对此类反应是经历单膦配体机理还是无膦配体机理有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