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实验研究选用绵羊标本作为实验对象,通过以椎体骨折合并椎弓根劈裂为模型,旨在探讨长节段中双横连的位置差异对伴有椎弓根劈裂的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影响。 双横连的位置对伴有椎弓根劈裂的长节段脊柱内固定的影响的实验研究:使用同一批次的50具新鲜成年绵羊胸腰椎标本(T13-L5节段),通过椎体部分打孔、拉力机对椎体进行压缩的方法,建立L2椎体压缩骨折模型,然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制作好的椎体骨折模型,分为A、B、C、D、E5组。采用椎体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方法,选用长节段(T14-L4椎体)固定。然后切除椎弓根外侧1/4的骨皮质,显露螺钉螺纹制作成伴有T14右侧劈裂伴压缩骨折模型。然后将双横连固定在标本的不同位置后,完成模型制作。A、B组不放置横连,C组将横连放置在T14~L1、L1~L3之;D组将横连,分别置于T14~L1、L3~L4之间;E组将横连分别置于L1~L3、L3~L4之间,将标本模型制作完成后,分别于拉力和旋转生物力学机上对标本进行10000次疲劳实验。疲劳试验结束后,选用轴向压缩刚度,T14椎体右侧螺钉最大拔出力,屈伸、侧弯、旋转6各方向上的活动范围(Range of the Motion,ROM)做为实验指标,对各指标进行测量并记录,然后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显示:进行疲劳试验后A组的轴向压缩刚度和劈裂椎弓根螺钉的最大拔出力相比与B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椎弓根劈裂后脊柱内固定系统的轴向压缩刚度明显下降;B组与C、D、E三组相比(P值分别为0.370、0.183、0.910),表明增加横连无法提高内固定的轴向压缩刚度;D、C、E、B五组的螺钉最大拔出力依次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长节段中双横连位于内固定两侧时能够明显提高螺钉的最大拔出力。在标本三维活动范围方面,疲劳实验后A组的前屈、后伸活动范围与B组相比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椎弓根破裂会导致内固定系统活动度增大。D、CE、B五组的侧弯、轴向旋转活动范围依次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长节段中将双横连放置在内固定系统的两侧能够减小内固定系统的活动度。 本实验结果提示:在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出现椎弓根劈裂时,通过近远端位置放置两枚横连,能够减小内固定的侧弯、轴向旋转,同时也能弥补椎弓根力量不足带来的螺钉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