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众所周知,二战以来心理学研究的重心因时代背景的原因而集中指向于治疗和修复人的心理损伤、弱点和缺陷,以及评估和治疗因个体因痛苦、心理失调和环境压力而产生的负性情感,如离婚、丧亲、性侵害等。这成为了当时心理学研究的时代使命。这种并非有意而为之的研究取向在客观上形成了心理学研究的负性偏向,有人曾在网上对1887至2000年间发表的心理学文章的内容摘要进行了搜索,结果发现关于气愤(anger)的文章有8,072篇,关于焦虑(anxiety)的文章有57,800篇,关于抑郁(depressionl的文章有70,856篇;而在同一时期发表的关于高兴“ovl的文章有851篇、关于幸福(happi—ness)的文章有2958篇、关于生活满意(life satisfaction)的文章有5701篇,前者与后者之间的比约为14:1。这种负性偏向在客观上将人类积极、美好的一面置于研究的视线以外,无形中使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受到了限制,同时造成人们对心理学认识的偏见,似乎心理学关注的就是人类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其实,自从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起,它所面临的任务是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使普通人的生活更快乐和更具创造力、对极少数天才儿童进行识别和训练。但长期以来心理学研究过多聚焦于人的阴暗面和弱点,甚至使一些人对人类丧失了信心,同时“无情地将视野聚焦于消极面,无疑使心理学无法看到许多成长的事实,无法掌握、驾御和洞察令人不快的、痛苦的生活事件的发生”。当人类走到了今天这样一个要求幸福的时代,最大的实际需要是增强自己的力量和信心。这正是心理学的目标: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正如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塞里格曼先生(Martin E.P.Seligman)所言:心理学不仅要研究病态、弱点和损伤,也要研究力量和美德;不仅要关注疾病和健康,还要更多地关注工作、教育、洞察力、爱、成长和娱乐。积极心理学要以科学的方法探索什么是使人类适应复杂社会的最好行为。
二
通过追溯和反思国内心理学的研究我们看到,心理学研究的负性偏向所带来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特别是表现在对大学生心理的研究中。比如,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时,有研究统计显示测查使用频率较高的量表主要是SCL-90(症状自评量表)(55次),焦虑量表SAS(14次),抑郁量表如CES-D(9次)、SDS(9次),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STAI(7次)等。从中可见,研究者较多希望借助量表测查学生有哪些心理问题、心理症状,然后去进行修复和矫正。我们的确看到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症状表现日益严重。有关研究报告指出: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中有23.25%的人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正以10%的速度递增。口]相关文献也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者所进行的多项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一直保持在20%-30%的水平。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的严重性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我国每年都有数十万大学生从高校毕业走向社会,他们将成为国家各项建设的生力军,而研究数据却显示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他们又将如何承担国家建设的重任呢?有鉴于此,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文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002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2005年初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中又重申了前述文件中的内容。这些专门文件的出台有力地推进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沿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路,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者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以及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由此,在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因而蓬勃发展。
三
毋庸置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人们所重视的确是件好事,但过多关注问题使研究者从数据中得到的都是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逐年攀升的负面信息,加上新闻媒体近年来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报道和渲染,无形中造成学生人人自危,一提心理问题就谈虎色变。这种聚焦使人们更多地感知、关注和研究大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负性情感及其他种种消极特征,却忽视了他们身上同样具有诸多积极特征,比如希望和乐观、勇气和信心等帮助他们自我完善的成长力量。同时教育者的思路一味偏向于帮助学生修复和矫正其弱点、缺陷,以期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完善,而另一方面让他们感到迷惘的是为什么这种努力总是收效甚微。其实,问题的根本在于我们忘了真正改变的力量并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学生自身。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实际上不是去修正他们的缺陷和错误,而是要识别和培养他们的优点和品质,帮助他们增强能使他们生活得更好的力量。比如,教育者一味地指出学生的不足、短处并帮助学生补短,而不是帮助他们认识其长处并扬其所长,其结果是学生花费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修正了所谓的缺陷和不足,但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发挥其优势和特长,从而成长为一个平庸的人。另一种比较糟糕的结果是,学生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使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得到改善,他获得的就是不断的失望,也因此失去希望,从而形成习得性无助,而习得无助会使人产生抑郁。倘若如此,问题学生很可能就是教育者自己培养出来的。其实,人无完人。完全没有性格和行为缺陷的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教育者帮助学生认清并发扬其优势和长处才是重要的一面。实际不少学生身上并不缺少优点和长处,而是教师缺少发现的眼睛。
上述认识使笔者深刻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实效,其根本并不仅仅在于纠正学生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他们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不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人才是健康的,而是能够应付问题的人才是健康的。”没有问题的人并不一定是一个健康幸福的人,健康、幸福的生活不会因为痛苦的减轻而自动产生。当实践证明我们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时,我们就应该考虑转向,需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作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许多人的心理现象泡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这正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理念。多年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基本上放在修复和矫正大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上,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为问题的发展倾向,其结果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既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各种问题的出现,也不能发展学生心理的积极层面,促进学生真正地成人成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要改变这样的现状,我们可以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一种积极的思维去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而言,首先是要转变观念,形成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即,变问题取向为积极的发展取向。其次,在工作实践中正向关注问题,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第三是重视并丰富大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第四是培养具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教师,增强教师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第五是建设积极的学校组织系统环境,唤起学生的积极行为。这样的转向意味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上避免重问题轻发展、重诊治轻预防、重少数问题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倾向,从而使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本,最终使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都得以实现,而不是顾此失彼。
众所周知,二战以来心理学研究的重心因时代背景的原因而集中指向于治疗和修复人的心理损伤、弱点和缺陷,以及评估和治疗因个体因痛苦、心理失调和环境压力而产生的负性情感,如离婚、丧亲、性侵害等。这成为了当时心理学研究的时代使命。这种并非有意而为之的研究取向在客观上形成了心理学研究的负性偏向,有人曾在网上对1887至2000年间发表的心理学文章的内容摘要进行了搜索,结果发现关于气愤(anger)的文章有8,072篇,关于焦虑(anxiety)的文章有57,800篇,关于抑郁(depressionl的文章有70,856篇;而在同一时期发表的关于高兴“ovl的文章有851篇、关于幸福(happi—ness)的文章有2958篇、关于生活满意(life satisfaction)的文章有5701篇,前者与后者之间的比约为14:1。这种负性偏向在客观上将人类积极、美好的一面置于研究的视线以外,无形中使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受到了限制,同时造成人们对心理学认识的偏见,似乎心理学关注的就是人类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其实,自从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起,它所面临的任务是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使普通人的生活更快乐和更具创造力、对极少数天才儿童进行识别和训练。但长期以来心理学研究过多聚焦于人的阴暗面和弱点,甚至使一些人对人类丧失了信心,同时“无情地将视野聚焦于消极面,无疑使心理学无法看到许多成长的事实,无法掌握、驾御和洞察令人不快的、痛苦的生活事件的发生”。当人类走到了今天这样一个要求幸福的时代,最大的实际需要是增强自己的力量和信心。这正是心理学的目标: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正如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塞里格曼先生(Martin E.P.Seligman)所言:心理学不仅要研究病态、弱点和损伤,也要研究力量和美德;不仅要关注疾病和健康,还要更多地关注工作、教育、洞察力、爱、成长和娱乐。积极心理学要以科学的方法探索什么是使人类适应复杂社会的最好行为。
二
通过追溯和反思国内心理学的研究我们看到,心理学研究的负性偏向所带来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特别是表现在对大学生心理的研究中。比如,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时,有研究统计显示测查使用频率较高的量表主要是SCL-90(症状自评量表)(55次),焦虑量表SAS(14次),抑郁量表如CES-D(9次)、SDS(9次),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STAI(7次)等。从中可见,研究者较多希望借助量表测查学生有哪些心理问题、心理症状,然后去进行修复和矫正。我们的确看到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症状表现日益严重。有关研究报告指出: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中有23.25%的人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正以10%的速度递增。口]相关文献也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者所进行的多项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一直保持在20%-30%的水平。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的严重性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我国每年都有数十万大学生从高校毕业走向社会,他们将成为国家各项建设的生力军,而研究数据却显示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他们又将如何承担国家建设的重任呢?有鉴于此,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文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002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2005年初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中又重申了前述文件中的内容。这些专门文件的出台有力地推进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沿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路,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者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以及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由此,在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因而蓬勃发展。
三
毋庸置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人们所重视的确是件好事,但过多关注问题使研究者从数据中得到的都是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逐年攀升的负面信息,加上新闻媒体近年来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报道和渲染,无形中造成学生人人自危,一提心理问题就谈虎色变。这种聚焦使人们更多地感知、关注和研究大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负性情感及其他种种消极特征,却忽视了他们身上同样具有诸多积极特征,比如希望和乐观、勇气和信心等帮助他们自我完善的成长力量。同时教育者的思路一味偏向于帮助学生修复和矫正其弱点、缺陷,以期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完善,而另一方面让他们感到迷惘的是为什么这种努力总是收效甚微。其实,问题的根本在于我们忘了真正改变的力量并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学生自身。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实际上不是去修正他们的缺陷和错误,而是要识别和培养他们的优点和品质,帮助他们增强能使他们生活得更好的力量。比如,教育者一味地指出学生的不足、短处并帮助学生补短,而不是帮助他们认识其长处并扬其所长,其结果是学生花费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修正了所谓的缺陷和不足,但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发挥其优势和特长,从而成长为一个平庸的人。另一种比较糟糕的结果是,学生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使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得到改善,他获得的就是不断的失望,也因此失去希望,从而形成习得性无助,而习得无助会使人产生抑郁。倘若如此,问题学生很可能就是教育者自己培养出来的。其实,人无完人。完全没有性格和行为缺陷的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教育者帮助学生认清并发扬其优势和长处才是重要的一面。实际不少学生身上并不缺少优点和长处,而是教师缺少发现的眼睛。
上述认识使笔者深刻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实效,其根本并不仅仅在于纠正学生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他们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不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人才是健康的,而是能够应付问题的人才是健康的。”没有问题的人并不一定是一个健康幸福的人,健康、幸福的生活不会因为痛苦的减轻而自动产生。当实践证明我们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时,我们就应该考虑转向,需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作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许多人的心理现象泡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这正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理念。多年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基本上放在修复和矫正大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上,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为问题的发展倾向,其结果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既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各种问题的出现,也不能发展学生心理的积极层面,促进学生真正地成人成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要改变这样的现状,我们可以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一种积极的思维去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而言,首先是要转变观念,形成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即,变问题取向为积极的发展取向。其次,在工作实践中正向关注问题,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第三是重视并丰富大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第四是培养具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教师,增强教师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第五是建设积极的学校组织系统环境,唤起学生的积极行为。这样的转向意味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上避免重问题轻发展、重诊治轻预防、重少数问题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倾向,从而使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本,最终使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都得以实现,而不是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