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前后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gfeng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II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sPs)、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ASD患者在介入封堵治疗术前,术后即刻、术后第1、2、3、5、7天血清中sICAM-1、sPs、IL-6及TNF-α的浓度。对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结果] (1)全组与分组资料均显示,与术前相比,术后即刻sICAM-1、sPs、IL-6和TNF-α升高,但不显著(P>0.05),术后1、2天稍有下降,术后3天显著升高(P<0.05),术后5天较术后3天显著下降(P<0.05),术后7天恢复至基线水平。 (2)植入房间隔封堵器直径≥30mm的患者术后第3、5、7天的炎症因子浓度较植入封堵器直径<30mm的患者显著增高(P<0.05)。 (3)手术时间≥1h的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浓度较手术时间<1h的患者显著增高(P<0.05)。 [结论] 介入治疗ASD可以激活机体于术后早期出现炎症反应,但为自限性;植入封堵器直径和手术时间可影响炎症因子的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在采用HP和CVVH联合治疗后的临床表现,探讨HP和CVVH联合治疗的治疗效果,为百草枯中毒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
目的:对维持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精神科进行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对患者的临
目的:研究急诊医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6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学号进行一对一分组,对照组30名实习生进行传统教学,观察组30
目的:分析系统化整体护理应用于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 探究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接受治疗的120例神经外科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人类最常见的脑血管病,也是最难治疗的出血性脑卒中亚型,约占所有中风类型的13%-15%。在所有自发性脑出血当中,根据出血部位,可以分
摘要:目的:通过对呼吸科护理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呼吸科护理的质量。方法:选取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呼吸科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呼吸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通过对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及其有效的管理对策,让全体护士不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提高了主动为病人服务的意识,增强了法律观念,业务
目的 探究心血管介入手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接受介入术治疗的30例心血管病患者,给予所有患者心理、饮食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对产妇会阴无创不保护分娩的临床护理策略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接收的68例自然分娩产妇,依照产妇护理方式将其分成兩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会阴无创不保护分娩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会阴侧切率显著偏低,同时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褥期感染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偏低,差异对比显著P0.05),具有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