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运用腕踝针对膝骨性关节炎伴内翻畸形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干预,通过观察疼痛、睡眠质量、关节活动度、镇痛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等指标,以期为临床更有效的应用腕踝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提供依据。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7月期间入住河南省某三甲医院膝关节科的膝骨性关节炎伴内翻畸形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7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镇痛的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镇痛的常规治疗及腕踝针干预。扎针时间为每天第一次做CPM机被动锻炼前,给予留针4小时,每天一次,共干预7天,观察14天。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睡眠质量、关节活动度、镇痛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等指标。用Excel软件收集录入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基线比较试验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身高、体重、用药史等)及评价指标的基线情况(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睡眠情况及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2.疼痛评分两组患者静息状态疼痛评分的比较,术后第1d、3d、5d、7d、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锻炼时疼痛评分的比较,术后第1d、3d、5d、7d、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关节活动度两组患者主动关节活动度比较,术后第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被动关节活动度的比较,术后第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两组患者睡眠情况比较,术后第14d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HSS评分组间比较:两组患者HSS评分术后第7d和术后第14d,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试验组术后7d、14d与入院当天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7d、14d与入院当天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腕踝针对膝骨性关节炎伴内翻畸形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具有镇痛的效果,并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同时具有价廉、副作用少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