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整个社会应该大力倡导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在当今社会,这种优秀的理想人格和行为规范,似乎渐渐被人们遗忘,特别是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也不在那么重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表现。乐于帮助别人,是对人最实际的尊重。它表现为对人的照顾、关怀、体贴。别人有困难,乐于帮助;人们之间有纠纷,热心调解;别人有了缺点或错误,能善意指出,对助人为乐精神的研究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的深化的表现。所以必须加强“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并使之将助人为乐精神内化于心,自觉转化为助人为乐行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进行相关概念界定和数据实证调查的基础上,从“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出发,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当前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探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引导他们激发助人为乐精神。实证研究表明,当前“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出现了以下问题:第一,爱心的缺失。这表现在他们对父母、朋友、他人和社会的人性、亲情、爱心的缺失。第二,责任心的缺失。表现在对他人、集体、社会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缺失。第三,理想信念的缺失。表现在个人信仰、理想品格追求的缺失。本文结合存在的问题,从内外因作为切入点,个人自身因素加上社会、学校、家庭三个外部条件来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一,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造成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外部环境比较严峻。第二,学校教育的偏差造成高校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实效性差,这表现在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相关课程和内容缺乏、培育的途径和方法单一、培育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第三,家庭教育的错位,表现在父母对孩子只重视智力的开发而忽视品德的教育、家庭的不良示范等对“90后”大学生造成情感的冷漠和严重的助人心理压力。第四,部分“90后”大学生自我修养的不足,这表现为自我意识过强、认知水平有限。要切实加强“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本文除了绪论和结束语外从七个部分加以阐述:第一部分是助人为乐概述及意义。首先梳理了助人为乐与社会公德的所属关系,并对助人为乐与志愿服务、见义勇为、一般救助义务做比较,从而对助人为乐精神的定义、分类、本质与特征作出细致的界定。最后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分析了加强“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助人为乐精神的伦理分析。本部分内容首先进行助人为乐精神的中西溯源,从中西方传统上挖掘出助人为乐精神的优秀思想品德传统,然后以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人的发展理论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本观为指导,阐明培育当代大学生助人为乐必要性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助人为乐精神的道德总标准。首先从助人为乐精神的上级概念“道德”出发,探讨道德在不同场合的总标准体系,再从助人为乐本身出发,阐述无偿助人为乐“度”的匹配,即在不同情境中助人为乐精神“应该性”与“选择性”。最后归纳出助人为乐精神“道德层次性”标准性质的发展。第四部分是大学生助人为乐与思想政治教育。该部分从思想政教育学原理出发探究助人为乐精神教育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从属关系,阐述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特点与规律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第五部分是“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缺失的现状及成因分析。本部分行文前针对“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现状、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现状做调查。数据显示,当前部分“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存在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人性、爱心的缺失,责任心、奉献精神的缺失,信仰、信念的缺失。在厘清“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缺失的现状后,行文最后从个人、社会、学校、家庭内外结合四部分阐析“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缺失的原因。第六、七部分是“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原则、目标和具体途径。首先为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的道德体系制定标准,再而充实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课程和内容,拓宽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途径和方式,构建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此外,要加强助人为乐精神教育的外部环境建设,最终的落脚点还要强化“90后”大学生的自我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