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背景:从古至今的医疗环境中,普遍存在外感病初期治疗中的中医药误治情况,在所有误治的病例当中,以误用、滥用寒凉药物的情况居多。由于现行表证概念的模糊不清,大部分医者对表证概念理解不到位,最终导致对疾病的辨证失误。清代温病学兴起以来,表证被分为“风寒表证”与“风热表证”,治法亦变成“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两种,这两种证型的主证不同、用药迥异,风寒宜辛温解表,风热宜辛凉解表。虽然辨证施治的规则看似简单,但在临床运用中却存在诸多疑点与盲点,在表证辨识不清的同时,加上各种原因导致的“多温少寒”甚至“有温无寒”观念的影响,医者更多地倾向于使用“辛凉解表药”,反将辛温发散之药视若虎狼,认为误用凉药比误用热药更加安全。但临床实际上,不管是误用辛温还是辛凉,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一样严重。理论背景:基于临床治疗表证时用药不规范的现状,导师肖相如教授提出现行的表证概念应该予以纠正,以更准确有效地应用于临床。肖教授经过数十载的理论研究与临床经验总结,提出表证的根本机理是寒邪束缚肌表,使卫气郁滞不能行“温分肉”的功能而产生“恶寒”的症状,所以“恶寒”是表证的关键辨识点,需严格遵循“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的准则去看待分析临床上的外感病。肖教授也认为外感风热证是感受温热之邪而导致的,但热邪与寒邪收引、凝滞的性质不同,它具有宣通、流动之性,故不能收引束缚卫气而产生恶寒的症状,故外感风热不能形成表证;而且叶天士指出温热之邪首先犯肺导致肺热证,属里热证、气分证,证明了外感风热证不是表证;因外感风热证是没有寒邪来束缚肌表,故无恶寒症状,若出现了恶寒,则是在肺热证的基础之上复感寒邪,即形成了表寒里热证。研究方法:本研究基于肖氏表证辨治思路,对时行的“辛凉解表药”进行探究,挖掘其本质属性概念,并探索应如何在临床上正确使用。其方法步骤可大致分为四步:首先,通过查阅历代相关温病著作,分析总结“辛凉解表药”概念的形成时期、形成情况;其次,查阅从古至今历代的本草、方书、医案医话等文献,结合在“辛凉解表药”概念形成时期,分析总结在此时期前后辛凉解表药(如薄荷、牛蒡子)的药物属性、方剂记载、临床医案使用等情况,包括药物属性从古至今的变化,方书中治疗那些疾病的种类,通过医案观察古代医家的具体运用;最后,结合肖氏表证辨治思路的概念,逐层剖析辛凉解表药的本质内涵,包括药物属性、与表证治疗的关系和实际临床运用。结果讨论:通过以上研究工作,发现辛凉解表药中薄荷与牛蒡子的寒温属性众说纷纭,由此根据方书、医案的记载情况,分析薄荷牛蒡子寒温属性不清的原因,并且明确“辛凉解表药”(薄荷、牛蒡子)性味应属辛凉,非真正意义上的解表药,而是清热药,质轻上浮,用于清上焦之热,如肺热、头面部热等。研究结果一方面在理论上分析、阐述了“辛凉解表药”之所以能够解除外感温热初起的病症的内在机理,另一方面对临床上的外感病初期用药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不仅可以纠正临床上碰到外感病就盲目使用“辛凉解表药”的风气,而且可以在面对真正的里热气分证时,可以准确有效地根据病位、病性进行使用,使药达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