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必然性情态动词是情态动词中表达必然性的一类词,如英语中的“must”、“have to”、“should”及“will”等。必然性情态动词在形式上看似简单,但在语义,语用上却非常复杂。许多研究表明,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经常出现形式或语义的错误(裘晶与程晓堂,2009;Ling,2016;Yang,2018;Khojasteh,2013)。此外,以往关于情态词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特定情态词的语义研究(杨铭,1993;刘红英,2011;王莹莹与潘海华,to appear)或中英情态词的对比上(杨才英与叶瑞娟,2016;刘利利,2014)。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Palmer(2013)的情态词理论和Corder(1974)的错误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研究CLEC(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的三个子料库ST2(高中生),ST3(大学1-2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ST4(大学3-4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中的情态词误用,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探讨:一、错误类型有哪些?二、错误类型在不同学习阶段有何共性和个性?三、出现错误的潜在原因有哪些?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利用语料库索引工具AntConc3.5.7.0快速检索出所需的语料,并对以上三组语料库中所包含的情态词错误类型进行分析、归类、评价和总结,分析了不同学习阶段错误的共性和特性。然后,我们依据错误类型制作了调查问卷,并分发给高中生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我们整理了问卷结果,跟高中英语老师讨论了情态词教学的现状,同时依据James提出的错误诊断分类理论分析错误出现的潜在原因,并给出参考性的教学建议。我们的研究发现三个子语料库共出现357处错误,其中形式错误明显多于语义错误,形式错误包括:拼写错误、时态错误、语态错误、语气错误和情态动词后动词形式错误;语义错误包括:情态动词后直接加其他句子成分导致句子缺少谓语,必然性情态词与其他助动词如“do”、“have”以及必然性情态词之间(比如“will can”)出现搭配上的错误。尽管三个子语料库出现的错误类型基本相同。但是每个子语料库在错误类型的分布上有区别。具体而言,在ST2语料库中,情态和时态错误多于其它错误;在ST3中时态和拼写错误更多;而ST4中时态和语气错误更多。出现错误的潜在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语内错误和语际错误。语内会出现过度概括等现象;而母语的负迁移则导致学习者经常用母语的语序和语义来表达英语。二、教师在情态词教学上重视程度不够,只在习题出现的时候附带讲解;错误的出现和学生自身也有关系,比如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