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董氏针法(治疗组)、常规针刺法(对照组)对中风肢体偏瘫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评分以及有效率比的变化,为中风肢体偏瘫病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中风肢体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通过分别实施董氏针法和常规针刺法,各10个疗程(共计60次)后,观察两组中风肢体偏瘫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评分以及有效率。 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O.05)。而在治疗10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评分、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评分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董氏针法、常规针刺法均能使中风肢体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且董氏针法组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通过对比,可知董氏针法是中风肢体偏瘫病的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