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15-2016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田进行,以里下河地区生育期适中的甬优中熟秈粳杂交稻为试材,当地产量表现良好的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为对照。采用裂区设计,氮肥为主区,品种为裂区,氮肥设置0、187.5、262.5、337.5kg hm-2四个水平,比较研究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产量优势形成及氮肥对其产量、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籼粳杂交稻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2015、2016年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在氮肥用量262.5kg hm-2处理下的产量分别为11.4t hm-2、11.0t hm-2,均显著高于对照。产量构成上,其每穗粒数、群体颖花量高于对照,有效穗数、千粒重低于对照,结实率与对照差异不大。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抽穗期、成熟期干物重及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三种类型中,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单穗重和着粒密度高于对照,穗长介于两类对照之间,近80%的籽粒集中于中上部,充实好;上3叶叶宽大于对照,叶长和叶基角介于两类对照之间,披垂度低,受光姿态好。与对照相比,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株高、重心高度、基部三节间倒伏指数均介于两类对照之间,而基部三节间弯曲力矩、抗折力及成熟期单茎茎干重、单茎鞘干重、基部节间单位长度干重最大,表明株高适中,茎秆充实度好,抗倒伏能力强。2.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产量随施氮量增多而提高,以施氮量337.5kg hm-2处理最高。施氮量增加,穗数增多,每穗粒数先增后降,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与对照相比,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各氮水平下产量、每穗粒数均较高。随施氮量增加,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增加,达到最大积累速率时间提前,有效积累时间延长;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中后期积累速率和积累时间增加),且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959*)。与对照相比,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干物质积累速率介于两类对照之间,低于杂交籼稻;有效积累时间与常规粳稻相似,均高于杂交籼稻,但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中后期干物质积累时间更长。干物质分配上,各生育期茎鞘及成熟期穗部干物质积累比例随氮肥用量增多而下降,叶片与之相反。与对照相比,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关键生育期茎鞘、叶片干物质比例介于对照之间,成熟期穗部干物质比例与杂交籼稻相似,高于常规粳稻。3.增施氮肥,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植株含氮率、氮素积累量增加,拔节后氮素阶段积累比例提高;抽穗及成熟期上部各器官氮素积累量增加,氮素积累比例因器官而异,抽穗及成熟期茎鞘和成熟期穗部氮素积累比例下降,而叶片相反;茎鞘、叶片转运量增加,但氮素转运率及氮素转运对穗部贡献率下降;氮素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籽粒生产效率、干物质生产效率下降,百公斤籽粒吸氮量增加。与对照相比,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植株含氮率、氮素积累量较高,尤其是中后期,但各器官氮素转运率及氮素转运对穗部贡献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生产效率低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