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伺服系统二自由度鲁棒控制器设计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ne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运动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二自由度鲁棒控制方法研究问题。基于H∞控制理论解决鲁棒控制问题的框架,研究了二自由度控制器的鲁棒设计方法,并给出了控制器设计和仿真结果。首先,本文推导了矢量控制型无刷直流电机带载系统的机理模型,简化得到了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系统实际对象可能存在的主要不确定性,分别讨论了各种不确定性对控制产生的影响并具体描述了各种不确定性的形式。为减小鲁棒设计的保守性,将分散的不确定性集中为一对角阵,得到了含有对角摄动的被控对象模型。其次,根据二自由度控制方法的特点,选择分步设计反馈和前馈控制器。反馈和前馈控制器需要解决鲁棒稳定性、扰动抑制和鲁棒跟踪性能问题,根据反馈和前馈不同的控制作用,分别讨论了两个控制器解决的控制问题,制定了具体的设计指标。然后,针对含有对角摄动的被控对象模型,基于结构奇异值理论,推导了反馈系统的鲁棒稳定性条件和鲁棒性能条件,研究了反馈控制器的μ分析与μ综合设计方法,给出D ? K迭代法求解控制器的步骤。结合已存在的反馈控制回路,讨论了含有不确定性的系统的前馈控制设计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H∞控制理论的解题框架,研究了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针对H∞设计中的重要问题——加权函数的选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加权函数形式和参数的选择依据。最后,结合某型转台实例,辨识出转台被控对象的标称模型,确定了对象不确定性的形式和描述;将性能指标转化为对应的加权函数,应用本文提出的μH∞设计方法,完成了控制器的设计。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器的鲁棒性,证明了本文所研究的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航空相机性能检测系统”的研究目的就是要设计、安装和调试出一套相机控制系统及总体装调检测设备,本文以该检测系统中综合测试系统的研制为背景,该系统包括测试相机动态测
机载视频记录系统是实时记录飞机上平显显示画面和机头前舱外景物的装置,其对可靠性、图像质量、图像数据量、体积都有很高的要求。随着电子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应用高效
传统化石能源短缺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新能源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而光伏发电作为利用太阳能最有效的方式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实际应用中,光伏阵列由于阴影遮挡常出现光照不均匀的情况,易导致热斑现象的发生和光伏电池的烧毁。为了解决热斑现象,常用作法是在光伏电池组件两端并联旁路二极管,但是旁路二极管的引入会改变光伏电池的
本文从工程应用角度阐述了消防应急电源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电能的广泛使用,体现了社会的文明,也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方便,当电力供应短缺或遇到突发的电力故障的时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焊管生产线上对于定尺飞锯机的控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开发出高精度焊管切割定尺飞锯机控制器成为冶金企业、机械工业及科研院所致力于解决的难题
本论文从工程实际出发,以无锡雪浪初轧厂的步进式轧钢加热炉为研究对象,针对步进式加热炉的工艺特点,提出使用变空燃比的方式,以使加热炉获得最佳燃烧;对加热炉进行炉温优化设定,以
精密离心机是测试与标定加速度计在高过载下性能的高精度惯导测试设备,其所产生的加速度的准确度和姿态准确度直接影响被测加速度计的标定精度。如果精密离心机的转子中存在不平衡量,由不平衡量引起的振动将直接影响加速度计的标定精度;如果振动过大还将威胁到设备的安全运行。在精密离心机中设置动平衡系统,正是为了消除或减小离心机转子中存在的不平衡量,提高离心机的精度和效率。因此实现动平衡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微机械电子系统是采用纳米技术加工出的新一代微型机电装置,它以硅半导体材料为加工对象,采取专用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加工出的外形尺寸在mm量级的具有驱动、控制和信号处理功能的微型器件。具有低成本、小型化、便于大批量生产、精度适中等特点。本设计根据小型化、低成本的应用需要,设计了基于微机械惯性元件以及ARM微处理器的捷联系统CPU板。最终实现了对微机械陀螺、微机械加速度计、磁强计信号的实时高速采样、姿态及位
精密离心机是测试与标定高精度加速度计在高过载下性能的惯导测试设备。精密离心机工作时,“鸟笼”的外环轴姿态需要通过转动齿盘来调整。齿盘啮合力过大则导致齿盘的使用寿命降低;过小则无法锁定外环轴姿态,而且分度齿盘的分度精度是随着齿盘啮合力的大小而变化的。同时离心机旋转时精密端和环境端产生的离心力将作用于四个拉杆上,倘若不能平衡两个方向的离心力,碳纤维材料制作的离心机大臂将受到固连在拉杆上部件的不平衡载荷
随着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系统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完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由于不可避免的因素的存在,工业过程系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