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为探讨人工感染大肠杆菌病仔兔小肠黏膜免疫变化及其治疗效果观察。将40只健康仔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大肠杆菌感染组、庆大霉素治疗组、乳酸菌素治疗组四组。对照组,于试验当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大肠杆菌感染组,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培养液2ml;庆大霉素治疗组,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培养液2ml,出现大肠杆菌病临床症状后(注射菌液后第二天)每天肌注庆大霉素0.5ml(20000u)∕只,连续注射三天;乳酸菌素治疗组,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培养液2ml,出现症状后每天口服乳酸菌素1片(400mg/pc),连续三天。隔一天每组采血,各取三只宰杀,测定血液内毒素含量,剖检后采取十二指肠和空肠测量了小肠黏膜厚度、隐窝深度和绒毛长度,测定上皮内淋巴细胞,小肠黏膜中5-HT阳性细胞、SS阳性细胞、肥大细胞及杯状细胞的数量变化。采用H.E染色方法测量了小肠黏膜厚度、隐窝深度和绒毛长度,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空肠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感染大肠杆菌后,第3天大肠杆菌感染组小肠黏膜厚度、绒毛长度和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显著减少(P<0.05),扫描电镜下空肠顶端绒毛脱落,微绒毛脱落。庆大霉素治疗组和乳酸菌素治疗组肠道损伤减轻。采用H.E染色测定了IEL的数量。感染大肠杆菌后,家兔肠道中IEL的数量有所增加。第3天大肠杆菌感染组IEL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极显著(P<0.01),与庆大霉素治疗组和乳酸菌治疗素组相比增加显著(P<0.05),庆大霉素治疗组和乳酸菌素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显著(P<0.05);第5天大肠杆菌感染组十二指肠IEL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显著(P<0.05),庆大霉素治疗组和乳酸菌素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ABC法)研究了家兔生长抑素(SS)阳性细胞的数量变化。感染大肠杆菌后,家兔肠道中SS的数量增加。第3天大肠杆菌感染组SS阳性细胞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极显著(P<0.01),十二指肠SS阳性细胞与庆大霉素治疗组和乳酸菌素治疗组相比增加显著(P<0.05),空肠SS阳性细胞与乳酸菌治疗素组相比增加显著(P<0.05)。第5天大肠杆菌感染组十二指肠SS阳性细胞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显著(P<0.05),庆大霉素治疗组和乳酸菌素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ABC法)研究了家兔小肠中5-HT阳性细胞的数量变化。感染大肠杆菌后,第3天大肠杆菌感染组5-HT阳性细胞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显著(P<0.05),十二指肠5-HT阳性细胞数量与庆大霉素治疗组和乳酸菌素治疗组相比增加显著(P<0.05),空肠5-HT阳性细胞数量与乳酸菌素治疗组相比增加显著(P<0.05),庆大霉素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显著(P<0.05)。第5天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应用甲苯胺蓝染色技术研究了家兔小肠中肥大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感染大肠杆菌后,第3天大肠杆菌感染组肥大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减少极显著(P<0.01),庆大霉素治疗组和乳酸菌素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减少显著(P<0.05)。第5天大肠杆菌感染组肥大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减少显著(P<0.05),十二指肠肥大细胞数量与庆大霉素治疗组和乳酸菌素治疗组相比减少显著(P<0.05),庆大霉素治疗组和乳酸菌素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应用高碘酸-Schiff氏试剂显色法(PAS法)研究了家兔小肠中杯状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感染大肠杆菌后,第1天大肠杆菌感染组十二指肠杯状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显著(P<0.05)。第3天大肠杆菌感染组杯状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极显著(P<0.01),大肠杆菌感染组十二指肠杯状细胞数量与庆大霉素治疗组和乳酸菌治疗素组相比增加显著(P<0.05),庆大霉素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显著(P<0.05)。第5天大肠杆菌感染组十二指肠杯状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显著(P<0.05),庆大霉素治疗组和乳酸菌素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应用终点显色基质法研究了血液中内毒素的变化。结果显示,内毒素检测大肠杆菌感染组于注射菌液后第1天开始检测出内毒素超过对照组,第5天达到高峰,第7天回归到正常水平。结果表明,仔兔感染大肠杆菌病后,能引起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肥大细胞、5-HT和SS阳性细胞在小肠内的分布及其数量变化,从而引起黏膜免疫;大肠杆菌能引起小肠黏膜结构变化,并形成毒血症;兔大肠杆菌的发病率与内毒素呈正相关,随着肠绒毛形态结构和黏膜厚度的恢复,病兔逐渐恢复正常;庆大霉素和乳酸菌素对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在疾病恢复期乳酸菌素的治疗效果好于庆大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