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青藏高原的生态屏障。三江源草地占总面积82%,草地生态系统是这里主要的生态系统,不仅直接为人类提供各类产品,还提供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巨大的生态功能。在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如何发挥草地生态系统的价值,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已经成为学者和决策层关注的热点。传统的静态模型无法满足草地生态系统价值动态估算的要求,本文从遥感的角度出发,建立植被覆盖度、产草量和土壤侵蚀量等生态参数与食物生产、气体调节、涵养水源、侵蚀控制功能的关系,使用了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经济学计量方法,针对不同草地类型对三江源区2014年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价值进行估算,分析价值的空间分布情况,对该区域内的草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补偿决策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 2014年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762.82*108元/a。在构成总价值的四项服务功能中,侵蚀控制功能贡献率最高,为51.00%,其次分别为气体调节(39.31%)、食物生产(6.56%)、涵养水源(3.14%)。间接服务功能是直接价值的14倍。(2)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功能分布差异甚大,主要集中在2000-6000元/公顷,最高达到18000元/公顷以上,单位面积服务功能价值均值为5410.20元/公顷,呈现从南至北递减趋势。(3)三江源区不同草地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存在差异,最高为山地草甸类达到12238.93元/公顷,最低为温性荒漠草原类1859.39元/公顷。由于高寒草甸类面积占比较大,其总价值最高,为1503.08*108元/a;低地草甸类由于其面积较小,其总价值也最小为0.47*108元/a。(4)不同区域草地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服务功能价值相差甚远。在州、县、流域尺度上,单价最高的分别为黄南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澜沧江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各项服务功能的单价均大于保护区外。(5)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的质量参数作为价值估算的基础,直接影响价值的大小和分布。其中植被覆盖度均值为52.13%,主要以高覆盖为主,占比为32.6%,分布在东南部地区;产草量的均值为2094.75千克/公顷,空间分布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土壤侵蚀量的均值为6048.337吨/平方公里,其侵蚀状况以微度为主,占总面积43.12%,但中度及以上侵蚀强度的面积也占26.08%,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6)为了维持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服务功能价值,对侵蚀控制、气体调节、涵养水源这些间接价值不能忽略;侵蚀控制是贡献率最大的服务功能,因此要着重治理土壤侵蚀状况;低地草甸类要加强保护并增加其面积。对草地的保护和治理要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