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空间研究——上海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形成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mi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人的日常生活构成了城市生活的多面性。日常生活总是在特定的空间完成的,“日常生活空间”就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所占据的空间。但这一概念更注重于空间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即空间与人之间全方位的互动关系。“日常生活空间”在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创造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还促进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布局以及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因而其空间模式及演化规律对于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构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拟从“日常生活”这一概念出发,构建起日常生活空间的理论框架。然后以此为指导,以生活方式的变迁为主线,以日常生活空间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相互作用为主要内容,对上海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研究。从“人文视角”对城市日常生活空间进行研究是本文的一个重点。在结构化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形成过程及演化规律,从中揭示出“日常生活空间”的意义和价值。并从“日常生活空间”重建的角度,提出城市日常生活空间营造的原则和策略。 本文的研究框架,全文除绪论外,分为九章共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日常生活的理论范式。首先对日常生活这一概念做了理论上的界定,论述了日常生活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日常生活空间的概念及其分类,以及日常生活空间在城市空间中的地位和作用;接着论述了生活方式的概念,大众文化对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中国近代城市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最后概述了开埠以来上海市民的大众化进程,以及上海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形成及其演化。 第二部分是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分析,是论文的实证研究部分。通过大量详实的资料,总结出上海城市居住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和消费空间这三类日常生活空间的形成过程,以及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从政治、经济和社会角度对上海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变迁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是日常生活空间的重建。在对当今城市建设进行理性反思与评价的基础上,探索适应中国及上海城市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与现实情境的理论观念与方法体系。在前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日常生活空间建构的设想。
其他文献
中华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其中书院建筑更是其中的一枝独秀,独领风骚,在中华几千年建筑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席位。关中书院是书院建筑中不可多得的存留至今却仍然保持了建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性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自1999年步入老龄社会,未富先老特征日益明显。在全国老龄化发展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国务院提出了“9073”政策,确定了“以居家
莫高窟,由于包含众多佛教洞窟,又被称为千佛洞,位于我国甘肃省西北部敦煌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于前秦时代开始建设,经过南北朝至元代约一千多年的修建与完善,形成了以
笔者在调研重庆地区传统建筑的天然采光过程中,发现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居住文化心理、生活习惯等原因,使得重庆地区传统街区的街巷、院落布局组合趋向于较为紧密和狭小的方式,这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的乡村发展面临日益严重的关于农村、农民、农业的三农问题,乡村聚落的空间面临空废化情况日益严重,村庄建设杂乱无序,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等问题,和当下生产生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他们的建筑建设问题不仅与自身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对于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中国正经历着世界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过程,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亿人。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严重不足,而城市化建设又需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各国都在探索新的城市发展与建设道路。在此背景下,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经过沟通,签署了在天津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议,选址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汉
从工业革命到《雅典宪章》再到《马丘比丘宪章》,城市的形态由简单聚集发展到功能分区,再演变为当下的有机综合。混合多元的开发模式在城市化速度激增与资源透支之间矛盾的形势
浙江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拥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浙江余姚地区发现了河姆渡文化遗址,其中找到大量稻壳的堆积、成批出土的骨耙、复杂的农耕木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