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校园建筑是高等教育的载体,其空间环境的变化真切地反映着高等教育体制和模式的演变与发展。我国早期的大学校园建筑因为经费、观念等客观存在的原因使得建筑在设计建造时往往成为了功能教室的集合体,忽略了内部空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忽视了师生除了在专门教室进行正常教学之外在公共空间同样可以进行学习探讨和交往存在的可能性。因此,校园建筑内部空间乏味、功能单一、缺少生气。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出现了兴建大学校园的热潮,虽有精品,但大多因为建设周期短等原因,效果不是很理想,依然让师生觉得这只是一个上课的临时场所,来去匆匆,空间缺失活力。即使有的在设计中考虑到了建筑内部公共空间这一问题,但由于不了解其本质和内涵,比例和尺度,而仅仅使公共空间成为了摆设,这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
本文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由来和背景以及目的和意义,确定了研究的内容,选取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建立起一个基本的研究框架;第二章比较全面的回顾了大学校园建筑空间在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变化,并对中西方校园建筑空间的异同作了比较,了解了校园建筑空间的发展现状;第三章是关于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一些基础理论,为研究对象的确定和对其组成各要素进行解读和归类,为具体案例分析的有效进行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首先确定了案例选取的原则,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同济大学校园五个不同时期设计建造的院系教学楼作为样本,从内部公共空间组成要素、空间结构、交通流线和重要节点空间图表分析四个方面进行解读和比较;第五章是在前一章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手法的分析,从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量、流线与组织、空间组合关系、空间的围合划分与界面等几个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比较,并对其进行类型归纳;最后总结出大学校园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作为将来进行此类空间设计的方法参考,同时能为其他类型建筑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