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CO3-是一种重要的酸碱平衡调控因子,参与了哺乳动物生殖的许多过程,包括精子的获能、受精以及胚胎着床前的早期发育等等。子宫腔中含有很高浓度的HCO3-,并且其浓度会随着动情周期的改变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哺乳动物的动情周期可分为4个时期:前期、动情期、后期和间期。在猕猴(M.mulatta)的雌性生殖道内,间期的HCO3-浓度大约是35 mM,而动情期可高达90 mM,这几乎是血液HCO3-浓度的4倍。高浓度的HCO3-能维持子宫腔的碱性pH,有利于精子的获能与受精。HCO3-经过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向管腔分泌的分子机制已经研究得比较清楚了。已知的参与HCO3-分泌的蛋白包括上皮细胞底膜的NCBT、NHE以及顶膜的CFTR、SLC26A6等。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子宫腔中HCO3-含量的周期性变化除了离不开HCO3-的分泌外,也应该离不开HCO3-的吸收,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关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对HCO3-吸收能力的报道。因此,本研究的重点是哺乳动物子宫腔中HCO3-的吸收机制以及NBCn1在这个HCO3-吸收过程中的潜在作用。首先在大、小鼠的子宫中确认了NBCn1在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并且通过免疫荧光的方法确定了它主要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顶膜的分布。作为一种电中型的Na+/HCO3-共转运体,NBCn1主要介导HCO3-由胞外向胞内的跨膜转运。据此推测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存在着对管腔HCO3-的吸收机制,而NBCn1可能作为该通路的一部分负责将子宫腔中的HCO3-通过顶膜转运至胞内。然后进一步地检测了NBCn1的蛋白表达水平随动情周期改变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NBCn1及SLC26A4、SLC26A6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会随着生殖周期的改变而发生显著的变化。SLC26A4及SLC26A6的表达量峰值位于前期或动情期,而NBCn1的表达量峰值则位于间期,两者刚好错开。在前期或动情期,子宫腔中HCO3-的含量高,高表达的SLC26A4及SLC26A6参与了HCO3-的分泌。而在间期,子宫腔中HCO3-的含量低,高表达的NBCn1恰好暗示着它可能参与了HCO3-的吸收。接着利用卵巢摘除的小鼠模型检测了卵巢激素对NBCn1表达量的影响,外源注射的雌激素能使SLC26A4和SLC26A6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而孕激素则使之下调。相反,在雌激素的作用下NBCn1的表达量下调,而孕激素却能使之明显上调。对激素截然不同的反应更进一步地增强了NBCn1参与HCO3-吸收的可能性。此外,对大鼠子宫的灌流实验表明动情期子宫对HCO3-的分泌能力要明显强于间期的子宫,而间期子宫对HCO3-的吸收能力却明显要强于动情期。这说明子宫内膜的上皮细胞中除了已知的HCO3-分泌机制外还存在着HCO3-的吸收机制,二者交替作用共同调控了子宫腔HCO3-含量的周期性变化。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证明了哺乳动物子宫腔中HCO3-含量的变化是一个由吸收和分泌综合调控的过程,并且发现了一个极有可能参与子宫腔HCO3-吸收的蛋白:NBC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