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要求教师正向流动。在中央不断倡导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促进教师流动的要求下,各省市相继出台政策促进义务教育教师正向流动。但各地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教师从农村和薄弱校流向城市和优质校的逆向流动现象仍十分严重。透过新制度主义制度合法性机制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利益相关者有限理性等理论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跨学科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以下问题:倡导义务教育教师正向流动的原因,影响义务教育教师正向流动不利的因素以及各因素分别对教师流动政策的实施产生何种影响。文章最后就教师流动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文章对北京市两项促进教师正向流动的政策实施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发现,义务教育教师正向流动困难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于:构成制度合法性机制的法令规章、规范和文化-认知三要素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丧失了制度权威。首先,在法令规章层面,国家没有制定专门的教师流动法令性文件,人事制度相关政策与流动政策之间的冲突也造成教师流动困难;其次,在社会规范层面,义务教育教师正向流动实施方案的制定脱离了利益群体诉求,决策机制不完善等因素亦导致教师流动困难;第三,在文化—认知层面,利益相关者认识到教师流动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手段,但基于有限理性而形成的既有认知图式阻碍了教师流动政策的实施。因此,制度的建立和政策的有效实施必须从上述三方面予以改进。基于合法性机制三要素,文章从以下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在法令规章层面,制定国家层面的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政策并完善配套政策:二是在规范层面,通过规范管理的方式,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使教师流动成为组织趋同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三是引导和促进文化认知的逐渐形成,使教师流动成为社会群体认同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