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和谐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理想模式和目标追求,和谐发展是推动社会主义走向和谐社会的强大系统合力。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相继提出,标志着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确立。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最新表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力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问题,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推动当代中国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指导,以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构为实践诉求,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创新动力论”的基础上,运用社会主体与客体、对内与对外交互作用和辩证统一的分析视角,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时代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高度,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动力论的最新形态——和谐发展动力论的历史演进、生成依据、基本内涵、主要特征、系统结构、机制健全等问题作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试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科学体系,指导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论文由导论、上中下三篇、共九章构成。各篇章内容摘要如下:上篇(第一、二、三章),考察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历史演进与确立过程,阐明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形态,是推动当代中国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系统合力。其中:第一章:论述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论”与“历史合力论”分别从“历时视角”和“现时视角”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动力,并重点挖掘“生产力决定论”和“历史合力论”中蕴含的“和谐发展”动力思想,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奠定了立论基础。第二章:论述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与我国不同时期建设实践紧密结合,先后经历了社会主义发展“基本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创新动力论”的历史演进过程,不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确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第三章:论述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的确立过程、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重大意义。伴随着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相继提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得以确立,它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社会发展趋势和我国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它以突出发展的人本目的性、强调发展的全面协调性、注重发展的系统整体性、把握发展的动态可持续性等为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系统诸要素和组成部分协调发展、良性运行的一种强大系统合力。它以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论”和“历史合力论”为基础,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和“创新动力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推向一个新阶段。中篇(第四、五、六章),主要从社会主体与客体、对内与对外辩证统一的视角,分析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是一个由社会主体性动力、社会客体性动力、环境渗透性动力等子系统交互作用、协调发展构成的复杂的多层次的合力系统,揭示其结构、功能与运行规律,阐明社会主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中华民族与世界和谐发展的关系。其中:第四章:分析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主体性动力系统。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社会要和谐发展,首先是人作为社会的主体要和谐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社会组织的协同配合、各级政府的宏观管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主体性合力系统;不同主体合理需要的满足、止当利益的实现、身心素质的提高是直接影响主体性动力发挥的最主要因素;各阶层群体之间的利益和谐,是社会主义主体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五章:分析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客体性动力系统。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客体性动力系统是一个受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支配的多层次合力系统。其中,生产力的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根本性动力系统,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和谐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与生产力和谐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协调运动,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运行性动力系统;当运行性动力系统不相适应、不相协调时,改革、创新、和谐等就成为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激发性动力系统。第六章:分析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环境渗透性动力系统。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是一个开放性的动力系统,自然环境、国际环境是影响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环境渗透性动力系统。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把握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与世界的和谐发展。下篇(第七、八、九章),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从优化社会有机体动力系统运行的角度,提出健全社会主义主体动力、客体动力以及体内体外合力运行机制的对策,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系统的强大合力功能。第七章:主要探讨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主体动力机制健全的问题。一是要健全“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动力导向机制;二是要健全“四个尊重”(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主体活力激发机制;三是要健全以“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的党领导核心动力机制。第八章:探讨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客体动力机制健全的问题。可从三个层面着手:在社会运行层面,要健全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社会良性互动机制,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在社会结构层面,要健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主导机制,即打造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先进生产力发展机制,构建以公平善治为目标的民主政治发展机制,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凝聚力的先进文化发展机制,强化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机制,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在社会关系层面,要健全以利益协调为核心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包括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公平的利益分配调节机制、有效的利益约束机制、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等。第九章:探讨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体内体外合力机制健全的问题。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促进社会主义体内与体外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