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胚胎心室肌细胞内向整流性钾电流(IK1)的发育依赖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a05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K1(inward rectifier potassium channel)是哺乳动物心脏中具有强大内向整流特性的钾通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发生过程中,IK1在稳定静息膜电位和三期复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IK1强度减少,可以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导致长QT综合征,即Andersons syndrome。IK1强度增加,可能导致动作电位时程、有效不应期和QT间期缩短,有效不应期缩短则容易发生快速性的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等。IK1通道主要由Kir2家族的同聚体或者异聚体所组成,包括Kir2.1,Kir2.2,Kir2.3和Kir2.4亚单位。心肌细胞中主要含有前三种。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不同亚单位组装的IK1具有不同的电生理特性,且具有组织特异性和物种依赖性。胚胎心肌细胞具有自律性动作电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胚胎心肌细胞的某些电生理特性与一些病理情况如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相似,后者可以反演胚胎心肌细胞的某些电生理学特性,因此近年来胚胎心肌细胞的离子通道电生理学特性已经被广泛研究,其中IK1也是一个研究热点。在大鼠、犬、兔、鸡等的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IK1密度呈发育依赖性的增加,但是有关胚胎小鼠心脏IK1的发育性特点研究较少,特别是发育过程中,IK1的电生理学特性及其亚单位基础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小鼠胚胎心室肌细胞为对象,应用钡离子作为阻断剂,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双标技术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的小鼠IK1电生理学特性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本研究为更好理解胚胎心肌基因以及IK1通道的亚单位组成和物种特异性表达提供进一步认识,为理解和治疗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等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一.小鼠胚胎心室肌细胞IK1电生理学特性的发育依赖性变化   1.IK1密度发育依赖性增加方法:采用胶原酶B消化获得单个小鼠胚胎心室肌细胞并培养24-36小时。选择跳动的单个细胞,2 mM Ba2+作为阻断剂,以全细胞电压钳模式使用protocol电压(为失活钠通道钳制电位在-40 mV,测试脉冲为-120到+60 mV,步阶为10 mV,持续时间500 ms)记录心室肌细胞的Ba2+敏感性电流即IK1。分别记录胚胎早期(E10.5)和晚期(E17.5)心室肌细胞的IK1。结果:含5.4 mM KCl的正常台式液中早期和晚期记录到的IK1均很小,几乎观察不到。100 mM 细胞外K+条件下,早期和晚期都可以记录到较大的IK1,符合一般IK1的特点。负于翻转电位时有相对较大的内向电流,正于翻转电位时则有相对较小的外向电流。Ba2+可阻断该电流,经正常外液洗脱后可恢复。早期和晚期心脏的IK1在激活电压-120 mV时均有较大的内向电流,分别为-6.72±1.02 pA/pF(n=9)和-92.29±3.03 pA/pF(n=10),晚期比早期有显著性增加(P<0.01)。最大外向电流密度早期为0.60±0.32 pA/pF(n=9),晚期为3.27±1.11 pA/pF(n=1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2.IK1内向整流特性的发育依赖性增加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100 mM 细胞外K+条件下记录心室肌细胞的Ba2+敏感性电流即IK1,分别对小鼠胚胎早期和晚期IK1 I-V曲线经Boltzmann方程拟合计算翻转电位数值,Gauss方程拟合计算最大外向电流激活电压,以负于翻转电位30 mV内向电流数值与正于翻转电位20 mV外向电流数值的比值作为公式计算早期和晚期IK1的内向整流率(averaged rectification ratio,RR),分别对应于-40 mV和+10 mV,即RR=IK1(-40 mV)/IK1(10 mV),研究比较胚胎早期(E10.5d)和晚期(E17.5d)IK1的内向整流特性。结果:早期IK1的翻转电位为-11.55±4.55 mV(n=9),晚期的为-18.41±8.68 mV(n=10),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但IK1内向整流特性有明显变化:最大外向电流激活电压早期为22.58±2.42 mV(n=9),晚期为18.32±0.79 mV(n=10),早期有更加正向的最大外向电流激活电压;平均内向整流率RR晚期(-13.39±1.9,n=9)几乎为早期(3.36±0.92,n=10)的4倍,表明了晚期比早期胚胎小鼠心室肌细胞的IK1有更强大的内向整流特性。   3.IK1激活动力学发育依赖性增快方法:IK1记录方法同前,电压Protocol(为失活钠通道钳制电位在-40 mV,测试脉冲为-120到-20 mV,步阶为20 mV,持续时间500 ms),为了更清楚观察胚胎小鼠早期和晚期心室肌细胞的IK1的激活情况,我们选择激活时间在前100 ms的电流进行指数方程拟合并计算IK1激活动力学Tau值,研究比较胚胎早期(E10.5)和晚期(E17.5)IK1激活动力学的特点。结果:在发育过程中,IK1表现了不同的激活动力学特性。早期和晚期IK1均有伪瞬时(pseudoinstantaneous)激活的特性,紧接着是一个比较慢的单指数激活电流。后者经过拟合,早期Tau值(6.14±0.32 ms,n=9)明显大于晚期的Tau值,(0.85±0.14 ms,n=10),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二 小鼠胚胎心室肌细胞IK1通道亚单位的发育依赖性变化1.不同IK1亚单位mRNA的发育依赖性改变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和Real time PCR技术,比较早期(E10.5)和晚期(E17.5)小鼠胚胎心室肌组织Kir2.1,Kir2.2和Kir2.3 mRNA的异同。结论:通过对比早期和晚期胚胎小鼠心室肌细胞IK1的电生理特点和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其对动作电位的贡献,我们发现① 与早期相比,晚期胚胎小鼠心室肌细胞上的IK1通道电流密度增加,激活动力学增快,内向整流特性增强。② IK1通道电生理学特性发育依赖性变化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早期IK1通道亚单位Kir2.1和Kir2.3占主导。随着发育Kir2.1表达上调,Kir2.3表达下调,使得晚期Kir2.1表达占主导。③ IK1通道的功能性作用在早晚期胚胎小鼠心室肌细胞是不同的,IK1对晚期动作电位时程(APD20,APD50和APD90)的影响比早期的更显著,而对最大舒张电位或复极化速率的影响早期和晚期无明显差别。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在华西医院上锦分院骨科的98例老年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
会议
为了制备出具有分子筛水平的二氧化硅载体膜,同时拓展纳米级微孔二氧化硅作为一种材料在吸附、催化等方面的应用,本文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最可几孔径为0.5
该论文根据天然气浅冷装置全流程仿真的需要,建立了天然气浅冷装置数学模型,开发出天然气浅冷装置的仿真软件.在建模过程中,重点对离心式压缩机的热力特性和机械特性做了较深
氯乙基亚硝基脲(CENUs)是临床上一类重要的抗癌烷化剂,该类药物在发挥抗癌作用的同时能够诱发白血病等二次肿瘤的产生,其致癌副作用不容忽视。研究表明其抗癌和致癌机制均与导致D
学位
  在我国,糖尿病患者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同时,糖尿病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因素。对于骨科创伤中心病人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着患者的手术,术后伤口愈合,术后功
会议
目的:研究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兔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性理论依据。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7只,体重(1.8±0.4)kg,雌雄不拘,随机分至单纯缺
金属卟啉能有效地模拟细胞色素P-450在温和条件下催化活化分子氧,从而实现对烷烃、烯烃等化合物的催化氧化。在以氧气为氧源的金属卟啉催化氧化反应中,金属卟啉对分子氧的识别
  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有研究结果显示,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43%,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0.93%.,肺栓塞的发病率为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手术后下肢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308例,术后及时给予药物、物理、运动等综合护理措施,积极预防下肢血栓形成,同时密切观
会议
大部分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一氧化碳污染大气环境和危害人身健康,催化氧化法是消除这些有害气体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其关键在于获得高效催化剂。众所周知,铈锆固溶体因具有良好的储释氧能力和较好的热稳定性而广泛应用于催化氧化反应中。然而,在铈锆固溶体晶格中引入Y3+离子可以增加氧空位和Ce3+浓度。迄今为止,尚无文献报道铈锆钇纳米棒负载Au或Au–Pd合金纳米粒子(NPs)催化剂对甲苯或CO的氧化。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