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认为现存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且较能说明克孜尔壁画风格的作品,为第38、第76、第84、第110、第118、第163、第171、第189、第205、第206、第224以及新1窟中的佛传题材壁画作品。对其中释迦牟尼诸形象的分析,连同对天地神灵、佛弟子、世俗人物、魔王、魔女、疾走夜叉等形象的分析,使我们对克孜尔壁画的人物造型特征有了具体的认识,这种视觉上的认识,并不能用语言完美地转达出来。若要强行总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认为现存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且较能说明克孜尔壁画风格的作品,为第38、第76、第84、第110、第118、第163、第171、第189、第205、第206、第224以及新1窟中的佛传题材壁画作品。对其中释迦牟尼诸形象的分析,连同对天地神灵、佛弟子、世俗人物、魔王、魔女、疾走夜叉等形象的分析,使我们对克孜尔壁画的人物造型特征有了具体的认识,这种视觉上的认识,并不能用语言完美地转达出来。若要强行总结,本文愿意借用佛经“八十随形好”中“面净满如月”一语,作为克孜尔壁画总体风格的表述。龟兹王室所具有的“转轮圣王”的情结,与佛经中“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对克孜尔地方画师描绘佛传及世俗人物的形象,很可能具有直接的影响。石窟建筑结构与壁画之间的关系,除去题材分布与仪轨之间的关系,专就壁画绘制本身而言,还存在绘画语言的可行性、可读性问题,这对一个面对不规则墙壁的画家来讲,是确定了题材之后的首要问题。这方面,克孜尔画师用同时同构、异时同构、画塑一体的叙事方式及独特的边框处理手法,向我们呈现了精彩的解决之道。就“树下诞生”“降魔成道”“双林入灭”等几个主题,本文将克孜尔壁画与阿旃陀、敦煌、麦积山和云冈等几个石窟的壁画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克孜尔石窟在面对以往的绘画传统时,没有选择犍陀罗的自然主义倾向,而是更加注意几何化的概括。这种有意识的取舍和选择,不仅说明了克孜尔画师自身的趣味,而且也正是龟兹社会趣味的反映。
其他文献
百年来,在中西文化比较之语境下,中国画之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着西化的倾向,对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而言,在中国画面对西方艺术浪潮冲击下应采取的态势问题上,最大的一次争议发生在1987年,以当时在系内举办的一次为期3日的中国画系教改研讨会议为表现形式。 本文以这次教改研讨会议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分析比较的研究方法,详细论述了与会教师所持的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中国画应当积极求变,以退为守,融合西方艺术;
本文着重于全方位考察宋代篆书,以期填补宋代篆书宏观研究的空白。全书分五章,第一章以皇帝篆书和御书院制度的宋代篆书发展重要背景铺开,主要从文字学和书法艺术两个维度进行研究。第二章从宋代文字学史入手,重义理的宋学和重考据的汉学是我国古代学术研究的两条路径,以理学闻名的宋代又是重视古物考据金石学兴起和发展的一个高峰,两者似乎刚好相对,实则金石研究能为理学“疑古”提供证据,而理学的思辨性又能推动金石学的发
李唐作为南宋四家之一,不仅对宋代绘画乃至中国山水画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人的绘画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江山小景图》完成于李唐个人风格转变的重要时期,本文将从笔墨、技法、构图、文化内涵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江山小景图》进行分析,并且与李唐其他时期作品进行对比研究,揭示李唐风格渐进性转变的过程。
元代的笔墨在山水画发展史中是一次重要的变革,由状物图真的功能性笔墨转向了畅神写意的抒情性笔墨,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内涵,使“游观山水”转向了“抒情山水”。在元代山水画的笔墨之变中,倪瓒无疑是典型的代表,其笔墨的特质与意蕴不仅突出地体现了元代的审美格趣,而且又拓展了笔墨的审美境界,是由宋入元山水画笔墨价值与意义转变的典范。 本文以倪瓒《容膝斋图》的笔墨意趣作为切入点,从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方面对倪
本文摩崖石刻为依据,从对字形用笔与结构分析、整体书风的解读、受佛学思想的影响、刊刻未竟的原因分析等方面,对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的各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以宗教和书法艺术相结合的双视角研究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法艺术,并阐述我们研究北齐刻经,要艺术性与宗教文化相结合,不能脱离佛教文化背景与佛学精神奥义,而单纯研究其书法艺术。本文第一部分着重讲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及摩崖石刻的历史背景,介绍经石峪摩崖刻经
本文以“碑帖融合书学观念”作为研究对象。笔者对碑帖融合书学观念在长期的书学意识形态中形成,不断被社会化,具有公认的普遍性意义,并建构出复杂的语言形式和思想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 本文通过三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论述清代之前碑帖融合思辨性审美意识与书学实践的历史基础;意在阐明清代之前碑帖融合书学思想与审美意识传承着中国文化之基因,深思碑帖融合书学观念的形成具有坚实的历史根基。第二章,论证清代碑帖融
释梦英是五代末、北宋初的篆书名家,“帘前赐紫”以玉箸篆闻名于世,陶谷谓“阳冰死而梦英生”,备受名流士族推崇。北宋初年太宗稳定政局、振兴书学、复兴文字、封禅刊碑,带来篆书创作与研究字学的热潮,梦英大师正是当时的先行者与风向标,创作出了经典法帖《篆书千字文》以及字学著作《十八体篆书碑》等,其结字朴茂,意趣高华,字形极具个性,不墨守成规,具有很高的美学观赏性和研究价值。本文以其篆书的形式美为重点,将《梦
民国时期的魏碑书风承清代“碑学”余绪而蓬勃发展,大家林立,蔚为壮观,无论是体量还是在艺术高度上都是一个高峰,“碑帖融合”正是在民国时期魏碑书风基础上展开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民国时期魏碑书风的梳理与研究,从时代背景、审美观念、书学发展的内在规律等几个方面揭示民国时期魏碑书风的成因及其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从民国书家碑帖题跋、期刊著录中窥测其对魏碑的认识及研究成果;从民国时期魏碑创作中推导其创作观念及审美趣
清初大量出现的画论、画谱等绘画文献,其论调比起前代画论具有重视“作法”,即更重视技法的特点。清初画家热衷于讨论技法问题,不仅山水画的创作成就很高,而且对山水画技法的讨论水平也很高。《芥子园画传》这样重要的画谱开始广泛流传,在骛为高深玄妙之论的旧风气之外,别开了具体细致地总结程式的新风气。清初的名家一面认真讨论山石、树木、水云和章法的技术性问题,一面把这些基础程式发展成山水画的标准传习法。本文结合作
本研究以讨论宋代的纸本花鸟画为主要范畴,旨在厘清宋代纸本花鸟画的创作者基于何种动机选择了与主流绢本绘画不一样的纸本材料,从而为画面带来何种不同。探讨新材料下纸本花鸟绘画对于宋代上层皇室与文人的意义,以及观察这种审美趣味的转向是基于何种社会制度与社会生产力的前提下发生,又将如何进一步影响宋代之后的审美趣味。 本文采用三个章节,第一章分别讲述纸张的历史与在宋代书画上的运用。对纸本等材料溯源,并对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