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的数量占到了90%以上,他们是证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也是证券产品重要的消费者。因此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否健康、理性与证券市场能否长久、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当前证券市场上各种违规和投机现象较为严重,使得个人投资者在投资方法和经验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又因其自身固有的心理和风险感知偏差,及其在投资过程中的非理性投资行为,造成了巨大的亏损,严重打击了证券市场投资者投资的积极性,影响了证券市场可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分析和研究投资者的心理和风险认知偏差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根据行为金融学认知偏差理论,借鉴吸收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投资者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存在的各种认知偏差予以实证,并且深入的研究了我国投资者认知过程中的主要特点,分析了我国投资者普遍存在的各种认知偏差。研究表明,我国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确实明显受到了可得性启发偏差、代表性启发偏差、锚定与调整偏差、框定偏差和心理账户的影响,在心理上普遍表现出过度自信和情绪周期。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是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回顾了行为金融相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节则从证券市场投资者的风险感知过程出发,详细的论述了我国投资者存在的可得性启发偏差、证实偏差、代表性启发偏差、锚定与调整启发偏差、框定偏差、心理帐户、过度自信以及情绪周期对投资者投资过程中风险信息加工的影响。第三章节为投资者风险感知偏差的问卷调查的统计和分析。最后,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如何纠正和防范投资者自身固有的心理和认知偏差,向政府、上市公司、监管者、券商和中介机构及投资者自身提出了一些操作性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