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列酮通过激活PPARγ改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病变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0821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肺动脉高压(PAH)是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为特征的严重疾病,肺动脉高压是肺高压(PH)的最常见类型之一。血管重构是PAH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的治疗药物虽然可以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不能抑制和逆转肺血管重构。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  近年研究发现,PAH的发病与PPARγ的表达降低相关,PPARγ激动剂能够改善PAH的发展。罗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是PPAR的人工合成配体,具有抗炎、抑制增殖、诱导凋亡分化的作用。  本研究期望通过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PAH模型,观察罗格列酮对肺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其配体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病变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1、动物分组: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罗格列酮对照组、野百合碱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野百合碱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给予野百合碱60mg/kg皮下注射;2个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罗格列酮对照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自注射生理盐水或野百合碱后,给予罗格列酮生理盐水混悬液(4.0 m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和野百合碱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共4周。  2、以右心导管测定右室收缩压(RVSP)和肺动脉平均压(mPAP);分离心脏,沿室间隔分离右心室,称量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HI)作为评价右心室肥厚的指标。  3、ELISA法测定血浆NO和内皮素(ET-1)水平。  4、采用HE及ElastinVan Gieson染色法观察各级肺动脉的病理改变,测定并计算中膜厚度百分比(WT%)评价血管重构程度。  5、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PPARγ的表达情况。  6、采用非配对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罗格列酮干预对血流动力学和右心室肥厚的影响  罗格列酮干预组mPAP(28.2±5.3)mmHg、RVSP(46.6±9.1) mmHg和RVHI(0.35±0.05)较野百合碱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罗格列酮对照组(P<0.01)。罗格列酮对照组mPAP、RVSP及RVHI较正常对照组有进一步升高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与野百合碱组比较,罗格列酮干预组可升高血浆NO水平、降低ET-1水平(P<0.05)。  3、罗格列酮对肺小动脉病理学形态的影响  正常对照组和罗格列酮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切片HE染色可见管壁及周围结构清楚;野百合碱组肺组织切片可见管壁增厚,中膜平滑肌增生、紊乱,而罗格列酮干预组管壁增厚较轻。正常对照组和罗格列酮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切片ET+VG染色可见弹力纤维清晰;野百合碱组肺组织切片可见内外两层弹力纤维板呈“波浪状”,中膜增生、肥厚,而罗格列酮干预组两层弹力纤维板间中膜则呈轻度增厚。  4、罗格列酮对肺组织PPARγ表达的影响  免疫组化染色下,PPARγ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肺血管内膜,表现为胞浆及胞核染成棕黄色。对照组大鼠肺动脉内膜未见明显PPARγ表达;罗格列酮对照组肺动脉内膜可见小动脉内膜PPARγ表达;野百合碱组小动脉内膜PPARγ表达减少;罗格列酮干预组PPARγ表达增高。  结论:  罗格列酮可通过激活PPARγ改善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并延缓肺动脉高压的进展。
其他文献
背景前列腺增生症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老年男性常见并整理飞行,为前列腺的一种良生病变,发病高峰年龄段集中于50岁以上。由于该病症的发生与机体内雄激素与雌激素平衡失调存在着
目的:探讨铁过载催化的氧化应激——活性氧物质(ROS)生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及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UC-MSC)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支持造血细胞集落
“生命的火种”“健康的守护者”“经典的抗癌生命元素”……近年来,硒元素在健康保健领域风生水起,商家们更是称其具有抗衰老、排毒养颜、预防癌变、保心护脑等众多功能。硒元素对我们的健康能够带来什么好处,真的像传说中那样能够“抗癌”吗?专家为您揭开“补硒”背后的真相。  调查:补硒产品五花八门  记者在某购物网站搜索引擎上检索“硒”,共搜索到22万多条相关结果。涉及的种类更是五花八门,有常见的营养素补充剂
目的:  研究对比剂Gd-DTPA对不同年龄组不同部位的正常脑组织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代谢物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包括正常颅脑志愿者36例,男16例,女20例,按年龄分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