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蚜和麦二叉蚜内共生菌groEL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zj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蚜虫是传播植物病毒的最重要的昆虫介体,由其传播的病毒病害造成多种农作物、蔬菜及经济作物的严重损失。阐明蚜虫传毒的分子机制可望为蚜传病毒病的防治找到新的思路。从病毒方面已对多种参与蚜虫传毒的因子进行了鉴定和功能分析,但对参与传毒的蚜虫介体因子报道很少。蚜虫Buchnera GroEL是一种与循回传播病毒密切相关的蛋白,因而受到广泛重视。本研究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从玉米蚜(Rhopalosiphummaize)和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中克隆出蚜虫Buchnera groEL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从杨凌生物型玉米蚜和麦二叉蚜中在国内外首先扩增出Buchnera groEL基因,测定了全长基因序列,并对相关的同源基因核苷酸进行了比较。玉米蚜和麦二叉蚜杨凌生物型Buchnera groEL基因(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AF387863和AF434719)全长均为1647bp;推导GroEL蛋白序列结果表明其编码548个氨基酸。通过比较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并绘制进化树,发现Buchnera spp.的亲缘关系不但与寄主的亲缘关系有关,还与不同的地理种群相关。 (2)将克隆的玉米蚜和麦二叉蚜Buchnera groEL基因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BV221、pET30a和pTrcHisA上,构建了含2个目的基因的6个表达原核表达载体:pBVRM、pBVSG,pETRM、pETSG和pTrcRM、pTrcSG。转化大肠杆菌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检查表达结果:载体pBVRM和pBVSG在42℃诱导2h-6h,2个载体均可表达出63KD的非融合蛋白;pETPdVl和pETSG以及pTrcRM和pTrcSG经IPTG诱导2h-6h,4个载体均可表达出分子量为69KD的融合蛋白。在这6个原核表达产物中,pETRM和pETSG表达量最高,其次是pBVRM和pBVSG,pTrcRM和pTrcSG表达量最低。 (3)纯化融合蛋白pETSGGroEL,免疫家兔,制备了GroEL蛋白的特异抗血清。 (4)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确证了原核表达的非融合蛋白与融合蛋白的同源性。 蚜虫内共生菌Buchnera groEL基因的获得、初步的原核表达研究以及GroEL蛋白抗血清的制备,为进一步研究GroEL蛋白在蚜虫传毒中的作用方式和位点以及在基因工程途径的利用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以转Bt基因棉花国抗12(GK12)、新棉33B (XM33B)、SGK321以及其常规棉受体亲本泗棉3号(SM3)、33和石远321(SY321)为材料,研究了(1)取食转Bt基因棉花后烟粉虱体内保护酶和解毒
本文从种群分化、分子生物学研究和PAPD技术应用3个方面总结国内外对棉蚜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将宏观的种群生态学与形态学及微观的分子生物学相结合,从棉蚜的形态特征、体色分化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严重威胁大田作物、观赏植物、果树和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生产的入侵性害虫,若该虫在我国暴发将造成近100亿的损失。班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