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早期应用康复新液防治放射性食管炎(RE),观察RE开始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有效率、发病当天的受照剂量及发生率,分析评价康复新液防治RE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应用价值。 方法:纳入病例共60例,全部患者均确诊为局部晚期食管癌(小于等于IIIc期),病理类型均为鳞癌,放疗方案同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放疗剂量及次数:DT59.4Gy/33f,5f/周,病例随机分A组(早期应用康复新液预防组)、B组(症状出现应用康复新液治疗组)、C组(症状开始应用激素雾化吸入组),A组:放疗开始即应用康复新液,放疗周期内用药,B组:临床症状出现时使用康复新液,之后放疗过程中用药,C组:激素雾化组(地塞米松+维生素B12)症状开始时应用,症状消失停药。放疗时间预计共45天。观察:记录放射性食管炎(RE)开始发生的日期,根据首次放疗日期推算RE发生的时间,同时记录开始发生RE的放射治疗累积剂量,记录RE在治疗过程中持续的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与首次发病时间之差),记录发生RE的RTOG分级,记录全部病例的放疗完成情况,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用于评价安全性,根据以上各项数据分析总结康复新液防治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评价药物安全性。 结果:1、比较三组患者RE开始发生的时间, A组相较与B和C组延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应用康复新液可以延缓RE发病时间。 2、比较三组患者RE的持续时间,A组较B组及C组持续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三组患者RE损伤等级方面比较,A组与B组及C组比较,损伤等级方面较低,其中I级占比,A组为:75%,B组为:45%,C组为: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比较三组开始发生放射性食管炎临床症状时的放射治疗剂量,A组较B组和C组放疗剂量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而提高了患者放疗的依从性。 5、根据疗效评定标准(附录1表3)比较三组患者有效率,A组有效率高于B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发生率方面,入组患者均发生了不同级别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课题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早期应用康复新液明显推迟了发生放射性食管炎的时间,缩短了该病的持续时间,同时降低了放射性食管炎的损伤分级,提高了患者放疗的依从性,但未能影响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