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中医整体观是关于人、事物和现象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的认识,既强调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更强调某一部位的整体性,认为局部是整体的局部,而不是孤立的局部,局部形态结构的病变可以影响整体,并导致整体结构和功能的病变。从整体观认识出发,髂骨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呈不规则的扇形,由髂骨体、髂骨翼(内、外板)、髂嵴等构成,各个部分有不同的结构与机能,但它们不是孤立的、彼此互不相关的,而是如人体之五脏相互关联、相互为用的,如髂骨翼骨折常由髂骨体波及而来或延伸至髂嵴,而髂嵴解剖复位往往可以表示髂骨翼复位良好,各部位的结构与机能都是整体的一部分,结构的正常是髂骨发挥生理机能的基础。同时髂骨作为一个局部参与构成髋骨或骨盆,其外侧面附着有发达的臀肌,对髋关节稳定与活动起重要作用;内侧面前部构成大骨盆边界,对腹腔内重要血管、神经及部分脏器起保护作用,后部耳状面与骶骨形成骶髂关节;远端髂骨体与坐骨、耻骨融合形成髋臼。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建筑行业与交通业的稳步上升,高能量所致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日益增多。目前临床上治疗骨盆髋臼骨折重心在于恢复骨盆环的稳定性、髋关节头臼匹配关系、关节面的平整,使患者获得较好的髋关节功能恢复。髂骨翼骨折可单独发生,也可作为骨盆和髋臼骨折的组成部分。单纯的髂骨翼骨折占骨盆骨折的2.2%,且大多属简单骨折,往往不影响骨盆环的稳定或关节面的平整,故而并未引起临床医师足够重视。但髂骨骨折亦可导致骨盆、髋臼等结构和功能的病变,且临床复位骨盆髋臼骨折需按照由近及远的复位顺序,即近端骨块是远端骨折块复位的模板,这就意味着当髋臼骨折合并有髂骨骨折时,近端(髂骨)骨折复位不良将会放大远端(髋臼)骨折的移位程度,因此在此类骨折的复位过程中,近端(髂骨)必须达到精准复位才能有助于远端(髋臼)骨折的复位,但目前临床上对此类骨折仅评判髋臼骨折的复位情况,忽视了髂骨骨折的复位质量,导致了不少患者髂骨骨折复位欠佳,髋臼骨折复位按Matta标准评价难以达到优良,明显影响髋臼骨折临床疗效。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治疗髋臼骨折时不仅要重视髋臼骨折局部的复位质量,更应该看重近端髂骨骨折的复位情况,髂骨骨折应按关节内骨折处理,达到精准复位,与髋臼骨折一样同等重视。临床常用Matta标准评价骨盆包括髂骨骨折术后复位质量,但该标准仅强调对位,却忽略对线。这既是忽视了骨盆整体观,又是因为缺乏髂骨解剖学数据,存在明显缺陷。目前现有的解剖参数由于缺乏髂骨整体形态的数据,已不能较好地指导临床治疗髂骨骨折,亟需更加详尽的解剖资料,且髂骨结构特殊,无法采用圆规、量角器等常规工具直接测量以进一步补充解剖数据。为此,我们在总结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选取于我院行CT扫描的成人完整骨盆原始图像,并借助数字医学软件建立骨盆三维模型对髂骨整体形态及其周围骨质进行解剖学研究,为临床复位髂骨骨折提供理论支持。第一部分髂骨骨折复位程度对髋臼高位双柱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目的基于整体观理论,髋臼骨折时整个骨盆或半骨盆的位置均将影响术中复位质量,而非仅关注髋臼部分。对累及髂骨的髋臼骨折,临床常采用Matta标准对髋臼复位程度进行评估,但缺乏将髂骨复位情况与其进行比较,关注局部重于整体。本研究将采取回顾性分析双柱骨折中髂骨部分骨折与髋臼部分骨折复位质量,探讨髂骨解剖结构在髋臼骨折复位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42例合并有髂骨翼(即高位前柱)骨折的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为23~65岁,平均46.6岁。按Letournel分型,均为高位双柱骨折,且均为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21d,平均9.6d。所有患者均采用单一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DAPSQ进行内固定,需要时联合髂骨翼内侧面短钢板固定。术后按Matta放射学标准分别评价髂骨骨折与髋臼骨折复位质量,将所有病例分为髂骨骨折复位优与非优者分两组,比较不同复位质量的髂骨骨折时髋臼骨折复位及其功能的优良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按骨盆骨折Matta评价标准评定髂骨骨折复位质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髂骨骨折复位优组30例,髂骨骨折复位非优组1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受伤至手术时间(d)、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按髋臼骨折Matta放射学标准评价髋臼骨折复位质量,髂骨骨折复位优组,髋臼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6.7%;髂骨骨折复位非优组,髋臼骨折复位优良率为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应用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系统评定患侧髋关节功能,髂骨骨折复位优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0%,髂骨骨折复位非优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骨作为骨盆与髋臼的组成部分,髂骨骨折复位程度明显影响髋臼骨折的复位质量及其疗效,即髂骨骨折复位差时,髋臼骨折复位与功能优良率也低,这表明髂骨正常解剖结构的恢复是髋臼骨折复位的基础,也是取得髋臼骨折满意疗效的基础,在髋臼骨折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中医整体观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具体体现。第二部分正常成人髂嵴水平面偏转角度的数字化测量及临床意义研究目的基于整体观理论,髂骨的正常结构是其发挥生理机能的基础。临床常用Matta标准评价髂骨骨折术后复位质量,但该标准仅强调对位,却忽略对线。这既是忽视了骨盆整体观,又是因为缺乏髂骨解剖学数据,存在明显缺陷。本研究通过对正常成人完整骨盆CT三维重建数据进行髂嵴整体形态观察及数字化测量,获得正常成人髂嵴水平面偏转角度,为髂骨骨折临床复位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行CT检查的60例(120侧)正常成人完整骨盆CT断层扫描数据,其中男30例(平均44.0岁),女30例(平均48.9岁)。应用Mimics 20.0和Geomagic Studio12.0软件对骨盆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对髂嵴水平面偏转角度进行测量。结果髂嵴水平面整体呈类“S”型,左右侧偏转角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之间(左右侧混合)前中部髂嵴偏转角度分别为(134.58±8.96)°和(131.77±8.39)°,中后部髂嵴偏转角度分别为(150.77±9.03)°和(148.19±8.6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侧髂骨中后部偏转角度β明显大于前中部偏转角度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正常成人髂嵴水平面整体呈类“S”型,但中后部偏转角度明显大于前中部偏转角度,相关数据弥补了髂骨解剖参数的不足,将有助于指导髂骨骨折的复位内固定。第三部分正常成人髂骨翼相对方形区倾斜角度及髂嵴弧度的数字化测量研究目的基于整体观,髂骨具有特殊形态,第二部分阐明的髂嵴水平面偏转角度是从上而下观察髂骨的结果,而根据临床习惯,髂骨内、外侧观对进一步明确髂骨的特殊形态十分重要,而髂嵴内外侧面弧度、髂骨翼相对方形区倾斜角度尚无文献报道。本研究将通过数字化解剖学测量,明确髂骨翼内板各部分相对于方形区内侧面的偏转角度及髂嵴弧度,可较全面地了解髂骨的形态与相关参数,正确阐明髂骨整体观,为评估髂骨骨折对线和骨盆髋臼骨折正确复位提供相关解剖学参数。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行CT检查的60例(120侧)正常成人完整骨盆CT断层扫描数据,其中男30例(平均44.0岁),女30例(平均48.9岁)。应用Mimics 20.0和Geomagic Studio12.0软件对骨盆数据进行三维重建,选取骨性标志,确定方形区内侧面中轴线,并将髂嵴内唇整体、髂嵴内唇前中部、髂嵴后唇后部分别投影到相适应平面,对髂骨翼不同部分相对方形区倾斜角度及髂嵴弧度进行测量。结果左、右侧之间髂骨翼内板相对方形区倾斜角度、髂嵴弧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之间(左右侧混合)相对方形区髂骨翼内板前部倾斜角度∠I1AF分别为(144.32±5.35)°和(142.47±4.41)°、相对方形区髂骨翼内板中部倾斜角度∠I2AF分别为(130.41±3.57)°和(131.19±4.44)°、前中部髂嵴内唇弧度分别为(1.90±0.15)和(1.92±0.16)、后部髂嵴外唇弧度分别为(1.14±0.25)和(1.20±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之间相对方形区髂骨翼内板后部倾斜角度∠I3AF分别为(102.84±3.58)°和(106.61±3.00)°、髂嵴内唇整体弧度分别为(2.90±0.16)和(2.72±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成人髂骨翼内侧面不同部分与方形区有不同的倾斜角度,髂骨翼前部倾斜角度>髂骨翼中部倾斜角度>髂骨翼后部倾斜角度;髂嵴内唇与髂嵴外唇皆呈圆弧样弯曲,但有不同的弯曲弧度,相关数据弥补了目前髂骨解剖参数的不足,阐明了髂骨整体形态,有助于指导临床髂骨、髋臼骨折的复位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