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私家园林地理分布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hi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是我国私家园林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从人文地理学视角来研究唐代私家园林的总体分布概况、分布特征,对其进行分类;以京兆府为研究区来探讨不同类型私家园林的地理分布特征;研究了唐代不同时期私家园林分布变迁,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本文以《唐代园林别业考录》、《唐代江南地区园林与文学》中记载的私家园林为数据来源并进行统计分析;在Arcgis10.0平台上对私家园林进行较为准确的定位;用文献史料与历史地图相结合的时空分析方法来研究京兆府地区不同类型私家园林的地理分布特征;通过唐代分期研究,分析私家园林的分布变迁,对比唐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内的人口、垦田、水旱灾害、诗人、贬官等定量数据结合定性文献史料来探讨私家园林分布变迁背后的原因。  研究表明:  (1)唐代全国范围内私家园林总量为671处,分布于十四个“道”(唐代省级行政单位)内,其地理分布特征为:形成了两个私家园林分布集中区域,其中北方以京畿道、都畿道为核心,南方以江南西道、江南东道为核心;  (2)唐代私家园林按地理特征分为城市、郊野、山林、江湖等四类,并以京兆府为研究区论证了不同类型私家园林确实存在不同地理分布特征;  (3)通过分期研究,把唐代分为初盛唐、中晚唐,两个时期的私家园林数量分别为175处、459处,表明唐代私家园林分布是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到了中晚唐时期,私家园林地理分布从以两京为核心转化为两京与环太湖地区共同增长并均衡分布的地理特征,且南方比北方增长更为迅速;  (4)引起唐代私家园林地理分布变迁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通过对比初盛唐、中晚唐南北方的气候、植被、人口、垦田、文人的变迁来分析唐代私家园林地理分布变迁的原因。
其他文献
滨海旅游是休闲度假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阳光、沙滩和大海自然景观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旅游者。环渤海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沿海,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海岸线绵长,自然条件
柬埔寨吴哥窟是世界上较为重要的考古学遗址之一。吴哥城始建于9世纪初,共有600余座各类建筑,整个吴哥城全部建造完成耗时约四百余年,分布在茂密的树林之中。吴哥王朝在11世纪开
在当今时代,自由贸易园区的出现已成为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形式和发展趋势。随着自由贸易园区的兴起与盛行,我国也已经开始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
城市形态是城市这一复杂巨系统中的重要体现,定量研究城市形态对城市科学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对城市形态的研究作了回顾,了解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
我国海滨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与建设自1992年开始迅速发展,但是与国外海滨旅游度假区相比,还存在一定距离。如何把握海滨旅游度假区特色,使之在众多度假区中具有鲜明形象,并得到可持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是我国目前及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的主题和主要推力。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城乡建设用地扩张对区域、地区尺度甚至全球范围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