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THRIVE模型结合动机性访谈的干预方案,以期指导肝癌患者的个体化心理护理,为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探讨THRIVE模型结合动机性访谈的干预方案对肝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通过文献回顾和前期的临床实践,初步拟定THRIVE模型结合动机性访谈干预方案的内容框架,经小组讨论后形成方案初稿,组织专家会议对方案初稿进行调整和修改,最终确定干预方案,再开展预实验,进一步完善干预方案。2.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验证THRIVE模型结合动机性访谈干预方案的干预效果。便利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在重庆市1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感染科和海扶肿瘤中心住院的10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Excel Rand函数生成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一般心理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实施THRIVE模型结合动机性访谈干预。在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评估主要结局指标(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次要结局指标(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肝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的得分情况。结果1.构建了THRIVE模型结合动机性访谈的干预方案(1)该方案的理论框架为THRIVE模型;(2)方案的指导步骤为自我评估、孕育希望、讲述新的故事、发现变化、评估变化、以实际行动表明成长;(3)成立干预小组:共10人,由1名主任护师任组长,组员包括研究者本人、肝病专科护士、海扶肿瘤专科护士、临床心理咨询师、肝病专科医生、护理研究生。所有干预人员均完成了动机性访谈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并通过考核,具备动机性访谈的资格;(4)干预形式为住院期间的面对面访谈和出院后电话或微信访谈、复诊时面对面访谈;(5)干预分为两个阶段,共访谈5次,第一阶段为住院期间的3次访谈,每次时长为25~40min,第二阶段为出院后1、3个月的2次访谈,每次时长为15~20min。2.THRIVE模型结合动机性访谈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1)本研究共纳入100例肝癌患者,每组各50例。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因病情恶化而退出5例、死亡1例、失访2例,共脱落8例,最终有效病例共92例,其中,观察组47例,对照组45例;(2)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焦虑得分、抑郁得分、生命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1、3个月,两组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除了躯体功能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命质量总分、心理功能、症状副作用、社会功能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焦虑和抑郁得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除了两组患者躯体功能维度得分的组间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间效应、交互效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命质量总分、心理功能、症状副作用、社会功能维度得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待提升;本研究构建THRIVE模型结合动机性访谈的干预方案,能够有效提升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该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还可进一步探讨该方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