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治理模式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11564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1月20日,东盟10国领导人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3届东盟首脑会议上签署了《东盟宪章》。《东盟宪章》是东盟成立40年来第一份对成员国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它确立了东盟的目标、原则、地位和组织结构,赋予了东盟国际法律人格,并为东盟改变松散状态、提高决策效率、形成具有约束力的区域性组织提供了法律框架,揭示了东盟向“高度一体化”的目标迈进的决心。从宪章中关于成员国之间处理彼此争端、规范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性的规定可以看出,东盟宪章仍然强调着对“东盟方式”这一区域治理模式的继承和维护。笔者认为,“东盟方式”属于区域法律治理模式中的初级的软法治理模式。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在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的大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和东盟经贸往来,增进双方政治互信的主要支柱。因此,加强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相关问题的研究对于中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制度的完善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至关重要,法律模式调整是自由贸易区法律制度完善的重要内容。本文拟通过对东盟的法律治理模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现状及法律治理模式调整上存在的障碍进行必要的分析,对其法律治理模式的选择提出一些看法。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东盟宪章》和东盟的法律治理模式进行了阐述。本部分主要介绍了东盟宪章制定的背景目的、内容及其对“东盟方式”原则的继承和维护,从区域一体化法律治理模式的相关理论入手,推理出东盟现阶段的法律治理模式,并对其未来可能的法律治理模式作出展望。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制度进行概述。其主要介绍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现状,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模式调整上的主要障碍。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即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治理模式进行展望。本部分在前两部分介绍和总结的基础之上,通过借鉴东盟的法律治理模式以及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治理模式的现状,提出笔者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法律治理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治理模式的选择上的一些看法。
其他文献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1987年全国心肌炎会议统计已占国内心脏病发病的第4位。该病可并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猝死,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
体育与健康课多是在广阔的室外进行教学的,易受外界的干扰。为了室外体育课能在体育老师有效地宏观控制下完成教学任务,必然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进行批评与教育,使学生改正错误、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手段,主动探索新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能力档次的过程。旨在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多
近年来,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已经成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致死率高的主要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chronic obstructive
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治理具有一定的优势,体现在组织动员效应、积能整合效应、利益协调效应和监督完善效应。由于社会组织自身能力不健全,参与体育治理深度不够,独立性质不
目的对产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进行初步基因分型,了解产ESBLs细菌的耐药基因的型别分布和耐药特征变化情况。方法.收集分离鉴定菌株,通过K—B法药敏实验初筛以确认产Es—BLs
目的探讨应用细胞块免疫化学染色鉴别浆膜腔积液小细胞癌与小间皮细胞。方法收集临床送检小细胞癌浆膜腔积液转移标本18例,其中男16例,女2例;平均年龄46.6岁;其中临床证实来源于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