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生产网络分工不断深化,中国逐渐成为满足发达国家最终产品消费需求的“世界加工厂”。在此背景下,以最终产品为标准的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已无法准确反映全球价值链的完整生产过程和不同国家在各个生产环节上的增值情况,不能准确描述各国在贸易活动所获取的真实贸易额,这直接导致了贸易隐含碳排放的测算存在严重误差。此外,众多研究表明,在南北国家贸易中,发达国家获得了经济和环境效益,最终却让发展中国家来承担着相应的环境污染成本和减排责任,这显然对加工贸易出口导向型的发展中国家有失公允。当前,东亚地区的发展是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国际贸易规模在全球总贸易额中也占据重要的份额。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的两个核心国家,两国地理位置相近且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日双边贸易流量巨大。在贸易结构方面,中国日本贸易的突出特点是产品内贸易的快速发展,日本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高端产业链,而中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中间或最终产品的跨境贸易满足了日本的消费及投资需求,但产品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却留在中国。因此,在中日贸易结构逐渐向产品内贸易转变的背景下,准确测算中日贸易隐含碳排放,厘清两国贸易隐含碳排放结构分布及动态变化特征,有利于明晰中日两国应各自承担的真实碳排放责任。本文介绍了贸易与碳排放的相关背景与现状,从贸易与隐含碳关系、贸易隐含碳测算及碳排放责任等三个方面对以往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影响碳排放转移的理论机制。从技术异质性角度出发,运用投入产出法,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和新旧贸易统计数据,测算了中日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并对比新旧贸易统计数据测算的碳排放的准确性。然后,利用新附加值贸易数据测度并对比了中国和日本在三个不同分配原则下的碳排放责任。最后,构建碳排放分摊指标将中国的碳减排目标分摊到各行业。研究发现,在新旧贸易统计数据下,中国对日本都是出口逆差国,但是由于中国的完全碳排放强度明显高于日本的,导致中国对日本的隐含碳排放是净出口国。传统贸易统计数据计算的中日贸易隐含碳排放明显高于新附加值贸易数据测算的碳排量。比较中国在生产者责任、消费者责任和共同承担责任原则下所承担的碳排放量可以发现,这三种原则下的碳排放责任都存在差距,但共同承担责任相对公平。综合行业的减排能力和减排责任,制定了共同分担原则分配碳减排目标,结果发现中国的金属制品业、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制品业、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等行业需要减排的数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