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性问题在文学理论中往往与世界性,现代化,全球化相对应,是近年来学界热议的话题之一。在以往的理论中,民族性是文学的基本属性,有着指向传统文化的表象和传达民族精神的内核。但通过对现代文学史上不同时期对于民族性内涵的回顾。我们发现民族性内涵的多变和不确定性。它时而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遭到西化思潮的抵制,时而成为新兴民族国家建立的帮手,成为塑造新的民族性格和精神的场域,时而又与阶级话语相结合,向民粹主义靠拢。文学的民族性的产生到底源于何时,他与其他意识形态的联系为何如此紧密,他在民族国家的构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广读民族主义理论和大部分具有时代代表性作品的基础上,尝试着以归类分析的方式,对民族性的内涵与建构方式做出自己的回答。论文分三个部分展开论述。一、有关民族想象与文学的民族性这一章从民族的定义出发,辨析了民族与族群等相近意义概念的区别。揭示出民族的现代属性和建构过程中的想象特质。近代英国学者安德森将民族定义为一个被想象的、本质有限的、同时享有主权的“共同体”。而文学和其他叙事文本在民族的建构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文学与现代民族主义运动之间的亲密合作促成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和认同。而民族国家想象的建构需要也促进了现代文学和文艺理论关于民族性,民族文学的发展。二、民族性建构的经典模式文学作为民族性建构的主要场域,对于民族性的表达主要通过民族国家文学和文化民族主义两种路径。民族国家文学的主要特征是,它的叙述主题是民族和国家。常常是以一种“大我”形态出现的叙事模式。结合中国现代文学史,我们发现民族国家文学承担着对于新的民族国家的想象和对新中国合法性的论证。文化民族主义则是以文化的特殊性来来确认民族身份。它是民族精英们企图利用“文化”的独特性来确认和巩固民族文化身份的一种抗争。新时期文学中以对地域的开拓、对民族风情、民族语言文化与民间发掘为代表的寻根文学就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民族文化回归愿望。三、现在,我们在怎样想象民族?而当文学的影响日渐式微,视像化的大众传播媒介日益盛行的时代,民族性的建构基本舍弃了严肃文学作为民族性建构的阵地。而选择了能连接更多人群,传播大众文化的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作为载体。然而在新的传播方式下,民族性的建构的话语构成则更为复杂。消费文化,国家意识形态,资本逻辑与艺术精神,都在这种格局中相互冲突、相互利用和相互融合。这时的民族性建构呈现出以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多种价值观念、多种社会立场、多种意识形态体系共生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