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伯好郎与景教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urne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人佐伯好郎是景教研究专家,在景教研究界享有极高的荣誉,毕生研究景教的他,晚年还自称“景道”。佐伯好郎以后的景教研究界,有人赞赏他的观点,有人对他的观点提出异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无人能漠视他的存在。 第一章从佐伯好郎的生平当中论述他走向景教学者的足迹。彰显知识装备的重要性。 第二章论述佐伯好郎的景教研究,其研究之详尽、涉及面之广、所运用材料之多,都是无人能及的。他将基督教发源到景教思想的源泉、景教的产生、意义、本质、景教变迁的历史、景教盛衰兴亡的过程一一展现给了读者。笔者希望结合佐伯的研究,找出景教在中国最终消亡的原因,同时找出佐伯景教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第三章简单论述佐伯好郎在景教研究上所做的贡献。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成了联系东西方的桥梁,在景教研究领域,佐伯好郎成了联系中国与西方景教研究的桥梁,优秀地完成了媒介的作用。精通中英文的佐伯把中文的景教经典全部英译,对不会中文的欧美学者作出了重大贡献。 结束语总结佐伯之所以能在景教学界取得巨大成就的原由,强调知识装备的重要性。总结《景教碑文研究》,《景教之研究》中佐伯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其他文献
介绍了近尾洲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工程实施情况,对近尾洲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可为今后改造国外监控系统提供借鉴。 This paper int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多元化、开放性的文化接受姿态,使他在文学观念及文学创作中,呈现出矛盾性、复杂性的特点。林语堂在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时,自觉地偏爱于中
言情小说在民初的繁荣有其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伴随着欧风美雨的影响,民初年青人“人”的意识开始了朦胧的觉醒,追求婚恋自主也成为广大青年的自觉要求。但生活于社会转型期的
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文学,不同的文学折射出了不同的文化。严家炎先生说:“文学有地域性,这一事实似乎很早就受人注意。”法国19世纪文学史家丹纳,在他的《英国文学史》引言中
无论人们对鲁迅的作品是褒是贬,我们都不可否认这样的事实:鲁迅凭借艺术的天才,把自己悖论式艺术世界和丰富复杂的心灵浑融地编织在一起,使自己生活时代的人们(包括鲁迅本人)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