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与循环荷载下非饱和土的弹塑性双面模型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aos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饱和土在地表浅层分布广泛,是一种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组成的多孔介质,通常具有非线性、各向异性、结构性、循环塑性等特性。由于固、液、气三相的耦合作用,非饱和土在静态、尤其是动态荷载作用下的本构特性非常复杂。目前,虽然静态荷载下非饱和土本构模型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就,但动态荷载下非饱和土的本构特性及本构模型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论文以非饱和土地区的岩土工程为背景,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50579002),在塑性增量流动理论的框架内,将Li和Meissner提出的一种描述材料循环塑性的硬化准则(简称Li-Meissner硬化法则)拓展用于非饱和土,在非饱和土水-力耦合特性的基础上,重点对循环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土的弹塑性双面模型进行研究,其中考虑了非饱和土的结构性、各向异性及超固结特性的影响。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
  (1)将Li-Meissner硬化准则与非饱和土的BBM模型相结合,基于非饱和土的受力变形与屈服特性,首先建立了边界面和加载面的几何方程;其次,推导了边界面和加载面在应力空间中的演化规律,即先确定每一个加载事件中边界面和加载面的大小和位置,然后通过一致性条件导出土的塑性硬化模量;最后,建立了一个非饱和黏性土的弹塑性双面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非饱和土在常吸力和常含水率三轴试验中应力路径在(p, q)平面上的演化及特性,将所建模型用于描述这两种试验中非饱和土的本构关系。
  (2)以Wheeler等提出的水-力耦合理论为基础,结合在非饱和土中拓展的Li-Meissner硬化准则,首先假设(p?, q, s*)应力空间中初始SI/SD屈服面为边界面,且边界面内任何吸力增加/减小将立即引起非饱和土塑性饱和度的变化;其次,对LC和SI/SD面均建立双面模型,两套模型都可独立进行模拟计算,模型中采用水-力耦合的塑性硬化法则考虑水对力和力对水的影响;最后,通过一致性条件和插值法则推导出塑性硬化模量的计算公式,建立非饱和土水-力耦合的组合双面模型。
  (3)在Sun等提出的含孔隙比的SWCC模型基础上,结合弹塑性双面模型建模方法,首先假设边界面内任意应力增量都会引起弹塑性变形,采用插值法则计算当前应力点的塑性硬化模量;其次,利用含孔隙比的SWCC模型推导变形作用下的非饱和土水力特性的变化;最后,建立了一个非饱和土水-力特性耦合的弹塑性双面模型。
  (4)在研究工作(1)的基础上,通过:(a)引入体积破损率作为表征土体结构破损的参数,采用能反映土体结构性的边界面和加载面在应力空间中的演化来表征循环加载过程中非饱和结构性黏土的循环塑性特征和结构损伤过程;(b)引入反映各向异性的硬化参量,通过各向异性参量的初始值来反映土体的初始各向异性,利用旋转硬化法则描述循环加载过程中土体各向异性的变化规律,边界面和加载面在应力空间中的演化由塑性硬化与旋转硬化准则双重控制;(c)针对等压卸载形成的超固结非饱和土,提出了相应的边界面和加载面塑性硬化法则以描述超固结非饱和土的动态力学特性。通过以上三种不同的建模途径,分别建立了描述结构性、各向异性与超固结非饱和黏性土的弹塑性双面模型。
  本文所建的不同类型非饱和土弹塑性双面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都得到了项目组动态三轴试验结果和相关研究者已发布试验结果的验证,这些本构模型将有助于分析交通荷载、风载、地震等循环动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土地(路)基的动力响应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近年来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加快了区域中心城市规模扩张的步伐,各大城市面临着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功能有机更新、生产生活环境升级等客观要求,从对“数量与规模”的追求转向了对“效率与质量”的关注,这一过程中现代服务业成为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高效、便捷、多样化成为人们对现代生活方式评判的标准。在此背景下,以城市综合体为空间载体形式的公共建筑成为主流,具有功能多元化、空间高效化及资源集约化等典型特征,各
随着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建筑正趋向于复杂化,非线性建筑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从建筑设计的角度看,这种复杂化逐渐导致传统设计方法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非线性建筑设计的要求,迫切需要新设计方法的引入。BIM(本论文指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和BuildingInformation Management)概念的
学位
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演绎着将来,是一种动态的城市遗产。记录着城市的历史记忆,既是城市的缩影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虽然现阶段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普及,但是保护历程是一种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时代在变化,新的时代有新的需求,人们对原来的理论和保护策略在实践和时间的检验下又有了新的认知和见解,如何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振兴,仍然是新时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所要研
徽州传统民居是我国传统民居的重要流派,以清新淡雅为基本色彩,马头墙和漏天之井别具风味,木质结构的梁架构件坚固稳定、造型奇巧、雕刻精美,室内装饰和陈设古朴雅致,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及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现阶段对徽州传统民居信息的保护手段主要依靠CAD图纸、文字表格、影像资料等,保护过程中存在各专业信息独立、细节表达不清、内容不易查找等弊端。需高效有力的数字信息化平台对徽州传统民居信息进行存档和管理。
我国自2000年左右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生活居住问题日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处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合肥老旧住宅。研究内容集中于这些老旧住宅的适老化改造问题。这些待改造的老旧住宅尚有较好的结构性能,在合肥区域存在的数量较大,具有一定的改造价值。  本文主要是以文献研究法、实地踏勘法、问卷调研法这三种方法相互结合进行研究。利用文献研究法研究合肥地区住宅的发展历程和住宅套型的演
学位
人物与机构作为建筑活动的主体,在建筑历史研究中不应被忽视。近年来虽有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蓬勃展开,成果累累,但研究仍多侧重于形式风格、建造案例、人物传记和技术发展的史料整理分析,在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相关技术主体方面,有针对性的专门研究仍有待拓展。  中国建筑相关从业人员如何引进和运用西方建筑技术?如何萃取中国传统建筑技术养分?如何摸索“中国式”方法解决中国建筑现实问题?对此类问题的回答,需要考察分析
传统聚落与民居是展示各地风土人情和居民内心世界的一个窗口,传统民居是反映各地历史文化发展与变迁的宝贵资料,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也要坚持原真性、人性化、整体性与发展性的原则。环境因素对传统聚落的选址,形态发展与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并且直接影响着居住聚落中建筑单体的布局与体量。  论文以老挝苗族地区传统民居NUMBONG小区为研究对象,对其所处的地域文化与自然气候环境展开详细调研与分析,并分别提出
学位
近代历史风貌建筑作为天津宝贵的文化遗产越来越受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BIM作为一项三维数字信息化技术已被逐步应用于建筑的测绘查勘、方案设计、施工建造全寿命期等多个方面。本文基于近代历史风貌建筑段祺瑞旧居的保护修缮工程,通过驻场记录、模型模拟、走访调研等研究方法相结合,主要探讨了BIM技术在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中测绘查勘评估、方案设计、施工修缮中的应用研究。为建立近代历史风貌建筑数字信息化方法提供了案
新时期以来(2008年-2018年),中式风格联排住宅经历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富有启发性的建筑案例,它们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实现了中式风格与联排住宅两个建筑命题的结合,代表了该建筑方向的最高成就。对这批建筑实例进行及时的归纳整理,总结出其中优秀的经验技法,对于中式建筑和联排住宅两个建筑研究方向都大有裨益。  本文首先从中式风格联排住宅的基础理论出发,对与其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分析介绍,之后从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客运技术的蓬勃快速发展,掀起了一波大型铁路客运站建设的新浪潮。这些新型的大型铁路客运站在建筑空间形态、功能布局、流线组织上颠覆了传统的铁路站房设计。本文选取大型铁路客运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候车空间作为研究主题,试图通过对已有成果的分析,总结现存设计问题及原因,讨论今后大型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的设计对策。  全文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理论分析,中篇为实例解析,下篇为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