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仿与造境——关于新时期中式风格联排住宅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che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以来(2008年-2018年),中式风格联排住宅经历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富有启发性的建筑案例,它们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实现了中式风格与联排住宅两个建筑命题的结合,代表了该建筑方向的最高成就。对这批建筑实例进行及时的归纳整理,总结出其中优秀的经验技法,对于中式建筑和联排住宅两个建筑研究方向都大有裨益。
  本文首先从中式风格联排住宅的基础理论出发,对与其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分析介绍,之后从中式风格联排住宅的总体布局、中式风格联排住宅的户型排布与中式风格联排住宅的立面造型三个方面展开具体阐述。这三个方面由大到小、由表及里,基本包括了中式风格联排住宅最为关键的研究角度。在总体布局方面,本文从总图布局分类、道路系统组织与整体功能排布三个角度对其展开论述,并着重分析了各类手法的优缺点与适应性;在户型排布方面,本文提炼了中式风格联排住宅常用的户型模式,并依据户型面积的大小,对各种户型的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展开了分析;在立面造型方面,本文选择了目前较为典型的五种造型思路,并针对各自的具体手法进行了剖析。在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过程中,本文尤其突出了中式风格联排住宅和普通联排住宅相比之下的特殊之处,以及形成这些特殊之处的具体手段与深层原因。为更为全面的分析问题,本文还结合了笔者亲身经历的苏州北耦园项目,从实践的角度对之前形成的相关理论进行检验。
其他文献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传统乡村旅游规划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而游憩空间作为乡村旅游规划的核心内容,也就成为了热点话题。然而,现在的规划设计方法受到工具的限制,既无法实现建筑师跨地域协作,又无法实现游客参与设计,更无法获取游客在行为与需求上的客观数据来指导旅游游憩空间方案进行针对性调整。因此,将交互性、沉浸感与构想性强的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传统乡村旅游游憩空间的规划设计中,
学位
随着老龄人口的逐步增多,我国养老问题的严峻性已经逐步显现,居住区养老的模式已经成为了国家大力倡导的养老趋势。城市居住区在以往建设过程中没有综合老年人的使用体验,导致了居住区内步行空间特征和老年人步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锐化,给居住区养老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本文在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探讨老年人步行出行的空间需求,通过结合视觉上的退化特征,建立步行空间使用频率与视觉指标的相关性,进而找出居住区存在的问题
学位
近年来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加快了区域中心城市规模扩张的步伐,各大城市面临着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功能有机更新、生产生活环境升级等客观要求,从对“数量与规模”的追求转向了对“效率与质量”的关注,这一过程中现代服务业成为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高效、便捷、多样化成为人们对现代生活方式评判的标准。在此背景下,以城市综合体为空间载体形式的公共建筑成为主流,具有功能多元化、空间高效化及资源集约化等典型特征,各
随着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建筑正趋向于复杂化,非线性建筑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从建筑设计的角度看,这种复杂化逐渐导致传统设计方法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非线性建筑设计的要求,迫切需要新设计方法的引入。BIM(本论文指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和BuildingInformation Management)概念的
学位
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演绎着将来,是一种动态的城市遗产。记录着城市的历史记忆,既是城市的缩影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虽然现阶段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普及,但是保护历程是一种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时代在变化,新的时代有新的需求,人们对原来的理论和保护策略在实践和时间的检验下又有了新的认知和见解,如何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振兴,仍然是新时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所要研
徽州传统民居是我国传统民居的重要流派,以清新淡雅为基本色彩,马头墙和漏天之井别具风味,木质结构的梁架构件坚固稳定、造型奇巧、雕刻精美,室内装饰和陈设古朴雅致,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及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现阶段对徽州传统民居信息的保护手段主要依靠CAD图纸、文字表格、影像资料等,保护过程中存在各专业信息独立、细节表达不清、内容不易查找等弊端。需高效有力的数字信息化平台对徽州传统民居信息进行存档和管理。
我国自2000年左右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生活居住问题日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处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合肥老旧住宅。研究内容集中于这些老旧住宅的适老化改造问题。这些待改造的老旧住宅尚有较好的结构性能,在合肥区域存在的数量较大,具有一定的改造价值。  本文主要是以文献研究法、实地踏勘法、问卷调研法这三种方法相互结合进行研究。利用文献研究法研究合肥地区住宅的发展历程和住宅套型的演
学位
人物与机构作为建筑活动的主体,在建筑历史研究中不应被忽视。近年来虽有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蓬勃展开,成果累累,但研究仍多侧重于形式风格、建造案例、人物传记和技术发展的史料整理分析,在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相关技术主体方面,有针对性的专门研究仍有待拓展。  中国建筑相关从业人员如何引进和运用西方建筑技术?如何萃取中国传统建筑技术养分?如何摸索“中国式”方法解决中国建筑现实问题?对此类问题的回答,需要考察分析
传统聚落与民居是展示各地风土人情和居民内心世界的一个窗口,传统民居是反映各地历史文化发展与变迁的宝贵资料,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也要坚持原真性、人性化、整体性与发展性的原则。环境因素对传统聚落的选址,形态发展与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并且直接影响着居住聚落中建筑单体的布局与体量。  论文以老挝苗族地区传统民居NUMBONG小区为研究对象,对其所处的地域文化与自然气候环境展开详细调研与分析,并分别提出
学位
近代历史风貌建筑作为天津宝贵的文化遗产越来越受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BIM作为一项三维数字信息化技术已被逐步应用于建筑的测绘查勘、方案设计、施工建造全寿命期等多个方面。本文基于近代历史风貌建筑段祺瑞旧居的保护修缮工程,通过驻场记录、模型模拟、走访调研等研究方法相结合,主要探讨了BIM技术在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中测绘查勘评估、方案设计、施工修缮中的应用研究。为建立近代历史风貌建筑数字信息化方法提供了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