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种企业形态,为理论界、实业界、政府所津津乐道。公司实践热与理论研究热交相辉映,共同推动公司制发展。如今公司制已经成为各种企业形态中最具活力,对社会经济影响最大的企业形态之一。在此情况下,公司理论不断拓展,其中公司治理理论无疑是当前公司理论中最前沿理论之一。公司治理问题应该说是公司与生俱来的问题,但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则要晚得多。虽然公司治理问题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是近期的事,但各国政府、理论界、实业界,甚至国际组织都给予了高度重视。由于历史原因,市场化运作的公司制在我国曾出现了数十年的制度性中断。公司制企业的再度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共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与此相应的是,我国公司理论研究也基本发端于十四大以后。与公司实践发展滞后相对应,我国公司理论研究也相对落后,更多的是对西方公司理论介绍和应用,原创性研究成果并不多。公司治理专著直到本世纪初才出现,公司治理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才刚起步,实际运用效果也不太理想。这客观上制约了我国公司发展,并进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有鉴于此,如何将西方公司理论,尤其公司治理理论本土化,如何建立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公司治理理论是学术界必须关注的问题。公司治理本土化必然要与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相融合,并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文化、价值观念属于意识形态,一般不会轻易改变。事实上,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几千年来一直绵亘不断地影响着中华民族。当代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型期,这与我国近代公司特许阶段有着惊人的相似。“前世之鉴,后事之师”,历史经验往往对现实具有借鉴意义,研究近代公司产生之初的公司治理问题,必将充实我国当代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内容,拓宽现代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思路,提高我国当代公司治理效率,进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因此,笔者对我国近代特许阶段的公司治理进行研究。公司治理是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理论界、实业界对其界定可以说是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