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唯物史观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空间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将空间开展和历史延续作为分析“现实的人”的活动坐标,这就为科学探索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和人的彻底解放提供了可靠保证。在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总规律的论证过程中,马恩阐述了人的生产实践及社会交往活动同社会空间相互作用从而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观点,特别是透过资本在全球范围扩张的表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和对超额利润的疯狂垄断的本质,提出了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优化人的活动空间、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思想,构成了唯物史观的有机内容,深刻地启发了20世纪以后的社会空间理论探索,至今仍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社会空间范畴的基本界定。社会空间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实践活动将自然空间“人化”的结果,它是人类实践活动借以开展的场所、方位秩序排列的平台和逻辑网络关系的映射。社会空间既有物质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物质空间和交往空间两重维度的统一体,它具有社会性、阶级性、主体性、能动性、流动性和现实性等特征。第二部分阐述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主要内容。马恩的一系列著述表明,人类实践活动创造、开拓和塑造了社会空间,实践构成社会空间的本质意蕴;交往实践活动的发展是社会空间从原始整体转变为扭曲断裂,经过扩张聚合,最后走向有机整体的根本动力;在19世纪,资本增殖的内在属性驱动着欧洲各国资产阶级不断地打破民族地域的疆界,开展国际贸易活动,进行海外殖民掠夺,疯狂占领全球市场;资本主义全球化扩张必然带来社会空间的异化,使工人阶级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彻底扬弃这种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走向人与空间的有机和谐。第三部分探讨了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当代意义。研究马恩著作中的社会空间思想,不仅对于我们重新认识马克思,全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理论体系有着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正确评估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空间转向”及其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空间批判也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理论的实现取决于它在一个国家的现实需要。马恩关于社会空间的许多论述,对于解决当代全球化、城市化和网络化背景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也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十分迫切的意义。它启示我们应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积极发挥生产技术对社会空间的整合作用,不断拓展和优化社会发展的空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