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主义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真实地再现了美国内战前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风土人情。美国自建国初期就一直深陷种族主义和民族矛盾的泥淖中,各族人民也在这片“应许之地”上丢失了最初的热情,陷入了认同危机。美国信念所带来的精神力量在复杂的现实生活实践中逐渐衰退。因此,寻求精神和文化上的独立成为了美国在实现政治和经济独立后的首要任务。密西西比河作为世界第四大河覆盖了美国近百分之四十的土地,是美国人民当之无愧的“母亲河”。它不但在美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更是美国的国家精神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包含的河流意象使认同话题重回大众视野。随着哈克和吉姆的逃亡之旅的进行,两人的个人认同受到了挑战并被重塑。与此同时,密西西比河也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国家认同建构。认同是许多不同领域、不同学科都感兴趣的话题。卷帙浩繁的相关研究使认同话题持续复杂化。心理学意义上的“认同”一词最早由精神分析学派大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并用以表述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和心理上趋同的过程。随着社会发展,关于认同的讨论又扩散到了其他各个领域中。美国学者埃里克森认为认同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拥有一个完整且持续的认同是健全人格的前提,但缺乏安全的个人认同则会被体验为对个人生存的一种威胁并产生焦虑。欧洲社会心理学家泰弗尔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人对所属群体的认同,以及对所属群体带来的情感价值的体验。国家认同作为社会认同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成为了学者们重点讨论的对象。根据以上对身份认同理论和国家认同理论的理解,本文探讨了密西西比河在建构美国人民的个人认同和美国的国家认同两方面中起到的具体作用。第一章关注密西西比河作为一种文学手段的角色。第二章对个人身份认同进行了论述,并结合文本和哈克、吉姆等具体人物分析了密西西比河在建构个人认同中的具体体现。第三章以美国的国家认同为研究对象,首先论证密西西比河为美国的国家认同提供了地理前提。其次讨论密西西比河在农业和河运方面为国家认同提供了经济基础。最后分析密西西比河在美国文学中的标志性地位,以及它提供的精神文化支撑。基于以上的研究,本文得出结论:马克·吐温以密西西比河为故事空间创作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小说中着重突出了个人认同和国家认同两大主题,展示了美国国民的个人认同和国家认同是与密西西比河紧密相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