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往往是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建立简洁、高效的多因素财务危机评价模型,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化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上市公司各利益相关方而言也是一个十分有益的决策辅助工具。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利用117家企业提前三年的样本数据(2007)和前三年的加权平均数据(2007、2008、2009)分别作为估计样本,应用SPSS 17.0构建了基于财务指标和公司治理指标的M1和M2 Logistic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并用2010年的最新年报数据对两个模型进行了检验,均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鉴于部分过程的重复性,本文着重给出了对M1模型的建模过程,对M2模型的建模过程则做了简化,仅作为对比之用。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文章首先介绍了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学者在财务危机预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与评析,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从财务危机概念的界定、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成因以及表现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主要介绍了研究样本和数据的选取,预警指标的筛选,并应用SPSS 17.0对指标数据进行了K-S正态分布检验,进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指标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指标进行了非参数Mann-WhitneyU检验,在此基础上对显著的财务指标提取了主成分。第四部分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建立了M1和M2两个Logistic才务危机预警模型,以2010年的数据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检验,并对实证结果做了对比分析。最后第五部分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一总结,探讨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对可改进之处进行了展望。M1模型的结论显示,主成分F,(主要由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解释)、F2(主要由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解释)、F8(主要由规模与成长能力解释)和公司治理变量K12(是否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与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P值呈负相关,这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越强,规模与成长能力和资产运营效率越高,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被审计单位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企业相对于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企业而言,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更小。这和预期是基本一致的。将M,模型和M2模型的建模过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对企业财务危机有显著判别能力的指标基本相同,以下10项财务指标在两次建模过程中均表现显著,显示出了对财务危机企业与非财务危机企业较为稳定的区分能力:营业利润率、留存收益资产比、流动比率、现金比率、营运资本总资产比、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Ln(总资产)、净资产增长率、经营杠杆系数,非财务指标中的审计意见类型指标也两次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从预测能力来看,两个模型的预测能力相差不大,以前三年加权平均数据建立的模型(M2)的总体预测准确率和对非财务危机企业的识别能力要优于以提前三年数据建立的模型(M1),但是M2模型对财务危机企业的识别能力略低于M1模型。本文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一是对样本的选择没有按照以往采用较多的按所属行业和企业规模将ST企业与非ST企业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对的原则,而是以全体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筛选对象,按照上市年限与主营业务的标准最终确定了117家企业进入研究样本。在同类研究中,本文中财务危机企业与非财务危机企业的比例最为接近两类企业在房地产上市公司总体中的真实比例。二是尝试以ST企业前三年的加权平均数据(根据距离危机发生年份的时间长短将数据赋予不同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来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预测结果。三是对危机临界值(Cut Value)的选择。为了最大化模型对财务危机企业的识别能力,在M1模型的建模过程中,本文将危机临界值调整为0.4,而没有采用以往研究较常采用的默认为0.5的方法,将模型对财务危机企业的识别能力进行了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