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的制造业相比,中国已超过其成为第一大国。中国的制造业经济增加值对国内经济总值GDP增长的贡献大于30%。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是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与世界其他创新强国相比而言还尚有不足,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此,《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百年目标是将中国建设为制造强国,其中科技创新是转型升级的关键,将制造业从中低端推向高端,以此全面提高我国制造业自主研发创新水平。这有利于实现我国的百年目标。科技创新的主要体现是研发创新活动(R&D),然而研发创新活动的关键执行者是企业。创新活动与企业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目标并不一致,因为企业创新活动外部性显著为正且具有较高的风险。这使得承担创新活动的主要责任的企业在对研发创新活动进行投入的意愿较为保守。从国际经验可知,在那些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中,财政对于企业创新投入的推动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并且最开始的支持方式都是主要集中在直接补贴。本次研究选择的调查对象是2012年至2017年期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有关统计数据。其中,政府补贴中的研发补贴是由手工搜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整理。之后通过将理论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相结合,本文分析研究了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创新投入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内部控制起到的调节效应。通过分析研究,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如下:制造业企业的研发补贴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最后,本文发现内部控制对研发补贴与企业创新投入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是实现了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有关研究的有效扩展。过去大多数的研究成果仅仅是基于二者之间关系进行有限层次的探讨,针对二者之间发挥调节作用的内部控制的研究较为有限。本次研究在过往研究的基础上对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创新投入方面的研究进行有效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