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对增加广大人民收入,提高就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县域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都相对欠发达的区域,带有几千年县域自然经济体制传统的烙印,改革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各种残留痕迹在县域依然根深蒂固。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统筹城乡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方向,但同时也给县域经济带来了挑战。论文以统筹城乡为背景,分析统筹城乡对城市周边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并将其归纳为统筹城乡中县域经济发展的城镇化推进机制、产业成长机制、县域间的竞争与合作机制以及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制度性创新,使县域经济沿着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方向前进。 论文基于统筹城乡中,由于城乡制度上的差异逐渐缩小,城市的扩散效应越来越明显;作为距离城市地理半径最小的周边县域,应主动承接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推进自身城镇化建设,加速产业成长,通过与其他县域的合理分工形成良性竞争格局,促进其自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论文首先分析统筹城乡对县域经济的影响。论文认为,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加快周边县域城市化进程;而且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将对周边县域产生要素溢出,促进周边县域经济发展。其次,论文分析了统筹城乡中,县域城镇化及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论文分析了在统筹城乡中,县域经济产业成长的三大推动力,即县域通过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促进县域产业集聚,加强产业和融合创新,促进自身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发展;第四,论文分析了在资源禀赋、经济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县域无序竞争及其危害和统筹城乡中县域竞合机制的构建;第五,论文分析了统筹城乡中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 论文的第1章作为导论引言部分,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创新点和特色等进行阐述。 论文的第2章是县域经济及其相关理论。本章主要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容、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基于县域经济是特殊的区域经济,因此论文对与县域经济发展相关的区域经济理论进行了梳理。 论文的第3章分析了统筹城乡效应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论文认为,统筹城乡将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五大效应,从而对县域城镇化、产业成长、县域竞合机制以及县域制度创新等产生影响。 论文的第4章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城镇化推进机制。论文认为,城镇化是统筹城乡的重要手段,也是统筹城乡的中间目标,是构成县域经济发展机制的基础。县域经济发展城镇化推进机制构建重点包括县域城镇化的机制设计和模式选择。 论文的第5章分析县域经济产业成长机制。产业成长机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包括产业承接、产业聚集和产业融合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产业承接是前提,产业聚积和产业融合是重要手段。 论文的第6章分析县域经济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为此,要建立县域之间的竞争机制、合作机制和基于分工—共享的竞合机制。 论文的第7章分析县域经济发展创新机制。创新机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要建立起县域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机制、县域财政管理体制创新机制、县域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机制和农村社会组织制度创新机制等。 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1)论文系统分析了统筹城乡中城市周边县域经济发展机制。论文认为,统筹城乡中,县域城镇化机制、产业成长机制和竞合机制等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与其他从某个角度分析县域成长相比,论文更加系统和全面。(2)论文以统筹城乡中城市周边县域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城市周边县域具有距离城市中心最近、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接近、接受中心城市辐射效应最强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城市周边县域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因此与其他同类型成果相比,研究对象是本论文的特色和创新。(3)论文构建了统筹城乡中县域竞争与合作机制。论文认为,县域间的竞争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但不加约束的恶性竞争将导致资源浪费,最终将损害县域的竞争力。县域间应该形成良性的竞合机制,通过自身资源禀赋,形成合理分工,提高县域资源配置效率。(4)论文构建了统筹城乡中县域产业发展机制。在统筹城乡中,随着城市的发展将对周边县域产生溢出效应,而周边县域可以依据产业发展现状,主动承接城市产业转移,通过本地产业集聚和产业融合,提升自身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