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尼·莫里森是20世纪最为杰出的非洲裔黑人女作家,1993年因其卓越的创作才华获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美国黑人女性。她的作品始终以表现和探索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为主题,特别是黑人妇女的精神世界。1970年,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问世,是黑人作品题材的一个新突破:这部小说史无前例地用黑人小女孩作为故事的主角,讲述的是年仅十一岁的佩科拉在1941年的遭遇。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粗暴、同学的奚落和成年人冷漠之中的佩科拉懵懂地察觉自己生活的困境源于自己是个丑陋的黑人小女孩。于是,她渴望自己能有-双美丽的眼睛,变得漂亮而取得众人欢心,并由此获得幸福。她遭生父强暴后,早产了一个死婴,这使得无人关心帮助的佩科拉最后堕入疯狂状态。小她两岁的同龄人克劳迪娅作为小说第一人称叙事者,对佩科拉的悲惨一生作回顾。在白人主流文化冲击之下,佩科拉“倒下”并陷入了“疯狂”,然而克劳迪娅却“长大成人”来叙述这个故事。本文以文化研究与后殖民研究为理论基础,着重分析文化霸权的一种实现模式,即文化机构霸权,并通过分析这些文化机构,揭露它与主导权力者的共谋关系、以及由此造成的部分黑人的生存和心理问题。本文作者认为,克劳迪娅叙述的不仅仅是佩科拉的毁灭,也是她本人的自我生存实践。莫里森试图通过小说指出,非裔美国人要实现自我价值必须保留住黑人传统文化。本文将黑人传统文化与两位黑人小女孩的命运、遭遇及其表现连接起来,说明这个道理:那些遗失了自己的黑人性,承认低白人一等的黑人女性最终将走向自我毁灭;而那些坚守黑人传统文化并参与文化弥合伤痛的黑人女性最终将确立自我身份,找到自身价值。在这个白人和男人支配一切的社会里,两个黑人小女孩佩科拉和克劳迪娅由于性格不同而导致了不同的命运。本论文由五部分组成。前言部分主要介绍托尼·莫里森作为黑人女作家的创作艺术来源及写作立场,简要地叙述了《最蓝的眼睛》的内容纲要,说明本文的写作意图。第一章以文化研究与后殖民研究为理论基础,探讨20世纪40年代初,白人通过教育系统和传媒对黑人进行意识形态上的控制,并对这些控制进行文化批评式解读。第二、三章分别从三方面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两个黑人小女孩进行对比分析:第一,不同的家庭模式对两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她们在家里是被排斥和疏离还是被接纳和融合;第二,在白人主流文化所定义的女性身体美标准的冲击下两人是困惑和盲从还是体察和抗争;第三,两人面对社会及社区主流文化是消极和沉默还是抵御和坚守黑人文化传统。在结尾部分,本文作者得出结论:托尼·莫里森,就像惠特曼当年号召美国人民“赞美自己,歌唱自己”一样,通过鲜明的对应和对比引导黑人,尤其是黑人妇女儿童唱“自己之歌”,保存自己的黑人性。她似乎希望通过作品来找寻一个文化治疗的方案,使所有那些期待通过抛弃本民族文化传统融入主流社会的黑人能从自我憎恨过渡到自我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