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及黑洞相关爆发现象的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jo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子星(NS)和黑洞(BH)是极端致密的天体,它们有着极强的引力场,并可能伴随着强磁场,其所处系统演化的过程中通常都会有剧烈的活动,产生高能量的辐射爆发现象。对这类现象的观测和研究是探索极端条件下物理规律的重要手段。NS-NS系统最早实现了人类首次间接证明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波辐射,BH-BH双星则是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GW150914)的天体系统。人类第一次观测引力波与短伽玛暴成协(GW170817/GRB 170817A)则直接证明了至少一部分短伽玛暴起源于双中子星并合。伽玛射线暴(GRB)和快速射电暴(FRB)作为宇宙中极为剧烈的高能量的爆发现象,其爆发和辐射过程应当与NS和/或BH系统密切相关。随着引力波探测器的升级和多波段设备联合观测的不断推进,未来将会探测到更多的NS-NS、BH-BH并合事件甚至BH-NS并合事件,以及相关的爆发现象,中子星和黑洞相关高能爆发现象的研究即将再起热潮。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对象就是GRB和FRB这类高能爆发现象。我们通过对重复的快速射电暴FRB 121102的统计分析以及GW170817/GRB 170817A多波段余辉长期增亮现象的研究,来探索这些高能爆发现象的产生过程和辐射机制。本文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作为引言,简要介绍了 NS及BH相关的高能爆发现象。第二章主要是GRB相关的观测及研究综述,包括了GRB瞬时辐射和余辉的重要观测与理论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 GRB的前身星、中心引擎以及余辉的标准模型。文章的第三章主要评述了 FRB的观测和研究进展,包括了 FRB的观测特征、辐射机制以及可能的物理起源模型。第四章介绍了我们自己的一项研究工作。论文首先简述了重复暴FRB 121102的观测特征及研究进展,然后收集整理了该重复暴的大量观测资料,并对FRB 121102近180次的重复爆发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探讨了重复暴的辐射特征以及主要的起源模型。统计发现,重复爆发事件的等待时间呈现明显的双峰分布:虽然等待时间大多数集中在几百秒,但也有一部分(~6%)明显集中在2-40毫秒范围内。等待时间的累计分布很明显地受到望远镜不同带宽的探测灵敏度以及爆发事件搜索技术(比如机器学习方法)的影响。我们还分析了 FRB 121102重复爆发的等待时间与其它参数的相关性,发现无论是相对于前暴还是后暴,等待时间都与爆发强度无关,表明重复爆发过程不太可能需要时间来累积和释放能量。这一发现强烈地暗示重复爆发应该是来自于某些外部机制而非内部机制,例如,涉及小天体和中子星碰撞的外部起源的重复暴模型是有竞争优势的。第五章介绍了我们的另一项研究工作。我们先描述了GW170817/GRB 170817A多波段余辉的观测及研究进展。针对GW170817/GRB 170817A的余辉持续~150天的增亮现象,我们提出了一个滞后的能量注入模型,即并合产物中心引擎在某些机制的影响下,在很长时间内都能够持续地维持能量输出并将能流注入到激波中,从而影响余辉的动力学演化并形成余辉辐射的长期增亮。我们考虑了并合产物是黑洞或磁星两种情形:(1)中心引擎为恒星级质量(2.7M(?))的黑洞,其通过持续吸积没有逃出引力势阱束缚的物质,将引力能转化为Poynting流,并将能量注入到喷流里而导致余辉持续增亮。我们发现在能量转化效率取0.1的情况下,只需要吸积约0.006M(?)的物质就可实现上述的增亮过程。这个值明显小于双中子星并合过程计算机模拟的抛射物质量(10-4-10-2M(?)),也不超出其他研究估算出的GW170817事件的动力学抛射物的质量范围(10-3-10-2M(?))。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GW170817/GRB 170817A的多波段余辉观测数据,拟合结果给出χ2≈42.3,自由度为22;(2)中心引擎为快速旋转的磁星,其抛射出的正负电子对(e+/e-)风与喷流相互作用,形成长时间存在的反向激波,进而为余辉注入能量,使其持续增亮。我们分别计算了磁偶极辐射主导和引力辐射主导这两种情形下的余辉强度,其结果均能较好地符合观测数据。此外,我们还讨论了双向的结构化喷流对GW170817/GRB 170817A余辉辐射的影响。第六章是对本论文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讨论,以及对后续研究的展望。随着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Insight-HXMT)和FAST射电望远镜等投入观测运行,以及正在研制建设的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监测器(GECAM)、QTT射电望远镜等大型天文设备的推进,我国在GRBs和FRBs等中子星和黑洞相关的爆发现象观测方面的能力将得以极大地提升,将给这些领域的研究带来更多的机遇。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相关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代谢性炎症是NAF
研究目的:通过获取30例以半面短小、半面萎缩为主的面部不对称患者“3M”手术治疗前后激光扫描资料,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建立“3M”治疗疗效的数字化评估模式,并
背景:脂联素(adiponectin,APN)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保护作用。脂联素通过保护内皮细胞功能、促进血管新生、减轻炎症反应等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内皮祖细胞(endot
宫颈癌是目前严重危害妇女生命健康的第二位的恶性肿瘤,而且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近些年来,对这一问题的充分认识,使我们筛查工作的核心由之前的以检出
伴随经济发展,传统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明显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目前我国疾病谱构成的主要部分,尤其是是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疾病严重危害国民健康。
截止至2014年,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已达1.8亿公顷,超过350种品系在全球28个国家种植,越来越多的国家批准转基因作物的应用,并且这些数字仍在快速增长中。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
干扰与不确定性广泛存在于实际控制系统设计问题中,如传感器测量偏差、控制系统参数改变、未知外界扰动等都可视为控制系统中的干扰与不确定性问题。对于线性系统的抗干扰问
为探讨在未来降水增加情境下,我国干旱区荒漠植物对降雨格局变化的适应机制。本文以乌兰布和荒漠植物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为研究对象,在生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企业的竞争优势依赖于强大的销售能力。而为了取得良好的销量,企业必须准确把握市场的脉搏。预测工作是制定科学合理的销售与市场计划的前提和基础。特别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刻,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了重要讲话。这篇讲话从当代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高度,高屋建瓴,总揽全局,观点鲜明,分析透彻,为全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