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肠杆菌是人医和兽医临床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其血清型复杂,无理想的疫苗预防,多采用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由于抗生素的广泛、持续和不当使用,导致大肠杆菌耐药株不断增多,耐药机制不断变迁。近年来,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呈现上升趋势,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展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通过药敏试验对临床上分离的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耐药性初步调查,选取了13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不同耐药强度的菌株,进行产酶率的测定,确定了产头孢菌素水解酶(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比率;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确定了致病菌的耐药谱;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ompFA、ompCA进行了PCR检测、克隆与测序,分析它们与耐药强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大肠埃希氏菌的产酶率为53.85%,其中AmpC酶为28.57%,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为71.43%;产AmpC酶阳性株多为多重耐药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环丙沙星、三代头孢敏感性低,庆大霉素、氨曲南敏感率高。从中选取的七株菌的MIC在1-256μg/ml之间,它们对临床应用较多的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很高,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敏感率也很低,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敏感率较高。测序的结果表明,与GeneBank中所参考序列相比:外膜蛋白(OMP)基因ompFA、ompCA有多个碱基发生了突变,相应的氨基酸也发生了改变,导致了耐药水平的提高。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分离的鸡源性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十分严重,因此在治疗前对病原进行耐药性检测十分必要;青霉素(PBPs)发生改变和OMP通透性改变常引起低水平耐药,而本试验分离的大肠杆菌耐药水平很高,所以与受试大肠杆菌的外膜蛋白的两个基因OmpC、OmpF改变有一定关系。OmpC和OmpF的改变引起低水平的耐药,但是它能引起细菌的广泛耐药,其基因的改变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