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近十年来国内文献中有关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选穴规律,并与导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经验针刺处方相互验证,通过临床试验,观察VAS评分表、ROM评分表、头痛症状评价表和HIT-6评分表的疗效变化,分析其治疗前后的疗效。
方法:
1.通过高级检索近十年各大数据库内有关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文献资料,总结其选穴频次、所在部位、所属经脉、特定穴应用类型和聚类分析,分析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选穴规律。
2.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和骨科患者中,筛选出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3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采用导师的经验针刺处方:四神聪、百会、风池(双)、天柱(双)、颈夹脊、阿是穴、合谷(双),共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将收集的资料录入Excel表中,然后运用SPSS25.0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1.选穴规律研究:对近十年来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文献高级检索,共收集到169篇,再根据排除标准和阅读文献标题摘要等信息后,筛选出67篇文献,经过逐一阅读全文浏览后,最终筛选出54篇质量较高的文献纳入本课题研究。最终收集到54个针刺处方,涉及腧穴43个,取穴总频次为302,频次较高的腧穴为风池(49)、颈夹脊穴(33)、天柱(30)、阿是穴(22)、合谷(17)、百会(16)、风府(16)。发现选穴部位以头颈部为主;选穴经脉以胆经、督脉、膀胱经为主;特定穴使用类型中以交会穴为主;穴位配伍以远近为主。
2.临床疗效观察:共纳入符合标准3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后因疫情和患者依从性等问题中止脱落4人,最后为32人,其中男性10人,女性22人。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观察3个疗程,每疗程治疗后的VAS评分、ROM评分、头痛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影响测试-6评分数据与治疗前比较皆有差异(p<0.05)。试验表明该针刺处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头痛程度、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减少头痛持续时间、减轻头痛发作程度、改善颈椎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
结论:
1.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选穴规律具有这些特点:重视循经选穴、重视局部选穴、重视交会穴的应用、重视远近配伍等。通过分析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选穴规律发现与导师的经验针刺处方基本相符。
2.通过临床疗效观察,发现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证实该针刺处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可靠。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近十年来国内文献中有关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选穴规律,并与导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经验针刺处方相互验证,通过临床试验,观察VAS评分表、ROM评分表、头痛症状评价表和HIT-6评分表的疗效变化,分析其治疗前后的疗效。
方法:
1.通过高级检索近十年各大数据库内有关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文献资料,总结其选穴频次、所在部位、所属经脉、特定穴应用类型和聚类分析,分析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选穴规律。
2.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和骨科患者中,筛选出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3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采用导师的经验针刺处方:四神聪、百会、风池(双)、天柱(双)、颈夹脊、阿是穴、合谷(双),共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将收集的资料录入Excel表中,然后运用SPSS25.0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1.选穴规律研究:对近十年来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文献高级检索,共收集到169篇,再根据排除标准和阅读文献标题摘要等信息后,筛选出67篇文献,经过逐一阅读全文浏览后,最终筛选出54篇质量较高的文献纳入本课题研究。最终收集到54个针刺处方,涉及腧穴43个,取穴总频次为302,频次较高的腧穴为风池(49)、颈夹脊穴(33)、天柱(30)、阿是穴(22)、合谷(17)、百会(16)、风府(16)。发现选穴部位以头颈部为主;选穴经脉以胆经、督脉、膀胱经为主;特定穴使用类型中以交会穴为主;穴位配伍以远近为主。
2.临床疗效观察:共纳入符合标准3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后因疫情和患者依从性等问题中止脱落4人,最后为32人,其中男性10人,女性22人。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观察3个疗程,每疗程治疗后的VAS评分、ROM评分、头痛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影响测试-6评分数据与治疗前比较皆有差异(p<0.05)。试验表明该针刺处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头痛程度、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减少头痛持续时间、减轻头痛发作程度、改善颈椎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
结论:
1.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选穴规律具有这些特点:重视循经选穴、重视局部选穴、重视交会穴的应用、重视远近配伍等。通过分析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选穴规律发现与导师的经验针刺处方基本相符。
2.通过临床疗效观察,发现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证实该针刺处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