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审美文化视野下的闽南惠安石雕艺术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colala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课题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视野下的闽南惠安石雕艺术。为了很好地说明这个对象,笔者把它放到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视野下来考察,由此看到的内容是它身上反映出的工艺文化的典型性以及在表现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思想价值观上的民间性。在对工艺文化发展规律有所认识的基础上,笔者为惠安石雕艺术的发展制定了一个新的框架,以此来划分它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由于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在现实中呈现出十分鲜明的工艺品格,因此,它们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也就十分地密切。一方面,不同时期的文化需求规定了它们的形态,让它们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另一方面,它们的形态发展又促进人们对自己的文化需求展开反思,从而在新的文化感情基础上规范艺术的发展,使其成为新文化的象征物。惠安石雕艺术的发展也是这个样子。它随着中国石文化在福建的传播而受胎,又随着福建地域文化的发展而降生,再下来,就是在地域文化和审美文化的双重影响下不断地发展壮大,直至成为今天在全世界颇具影响力的民间工艺美术。鉴于此,闽南石雕艺术,就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艺术产品,有着自己的发展轨迹、语言表达方式和形象特征,而且还是一个特殊的文化产品,是我们理解闽南文化,认识闽南人文化性格的好材料。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才把鳌园看成是一个象征闽南文化特质的纪念碑。
其他文献
建筑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先后在欧美地区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随后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对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的研究国内目前
厌食症是一种儿科的常见病症。该症可使小儿的体重下降、营养不良、注意力涣散,甚至会使其生长发育受到明显的影响。造成小儿厌食的原因很多。家长给小儿过量地喂服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是引起该病最常见的原因。据统计,有72%左右的厌食症患儿都是由于营养过剩,脾虚积食,体内出现湿邪而引发该病的。此类患儿可连续两个月以上出现食欲不佳或不思饮食、体重减轻、舌苔腻、口臭、烦躁、脘腹胀满、大便不正常等症状。临床实践证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观点引起了激烈的关注和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上。一派认为,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