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山石窟及寺庙现存碑刻研究与保护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q1984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碑刻作为古人记事的一种重要载体,兼具文物与文献两大功能,其信息承载量是一些正史、地方史志所缺乏的。并且在已有史料的基础上,碑刻可以为官方记载丰富新的内容,带来新的研究思路和视野,因此自古便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天龙山石窟的现状遗存初建于北朝东魏时期(534年-550年),天龙山寺庙紧随其后。在历经北齐、隋唐和明清诸王朝500余年的陆续开凿和完善,天龙山石窟与寺庙逐渐成型,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宗教思想。而如今对天龙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石窟与寺庙的建筑和造像之上,对其碑刻内容的整理甚少并对碑刻缺乏应有的保护措施。现存11通碑刻中,多数风化破损、文字漫漶不清。故笔者将碑刻全面整理,梳理出石窟与寺庙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和人物考证,对于研究该地区的历史沿革、佛教传播、民族融合作出一些参考。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第三章研究天龙山石窟与寺庙的现存碑刻类型,根据碑文内容和立碑作用分纪事与述德两类进行归纳,并且根据碑刻形制的改变,见证天龙山由皇家建筑逐渐大众化的过程。其次,在第四章对石窟中仅存的两碑《隋晋阳造像颂》与《大唐勿部将军功德记》进行人物考证并反映其相关历史与社会现象,试图通过探究《隋晋阳造像颂》中人物的姓氏关系和官职来源,以便得知隋朝邑会团体的纽带更具宗教特征,并通过与北朝邑会的血缘纽带对比,证实在北周武帝灭佛后隋文帝兴佛的背景下,佛教在全国各民族中大面积传播。在《大唐勿部将军功德记》中对碑主身份和百济移民入唐后仕途、婚姻及宗教进行研究,以便证实碑主并非来自倭国而是百济贵族,并反映出百济移民入唐后宗教信仰受佛教环境和世俗影响逐渐融入到中华大家庭之中。最后,在第五章对天龙山石窟与寺庙碑刻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判断其合理性,并在碑刻的保护问题上,结合碑刻自身情况与新型技术,提出一点建议,以期能为天龙山石窟及寺庙碑刻的保护工作做一些参考。
其他文献
近几年,全球气候变化、运输成本上升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新问题不断出现,环境保护越来越成为世界范围内人们关注的焦点,绿色营销也因此逐渐成为企业营销战略选择。消费者
小学语文是我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承担着培育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职责。小学语文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表扬作为一种积极的评价方式,如果实施得当,不仅能使课堂评价发挥最优效果,更能于润物无声处立德树人,这无疑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今许多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表扬行为时存在着表扬滥用、错用的问题,这大大影响了教师课堂表扬行为的效果
枢密院是宋代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在军事司法活动中,对宋代军事司法秩序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学者在研究宋代枢密院时,更多聚焦在行政职权、权势变化,极少涉及宋代枢密
二十一世纪,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便利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导致实践中问题层出,法律应当如何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是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使用传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归属于某一团体与并他人维持一种稳定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个体的发展和身心健康。社会排斥是一种人际关系的破坏行为,是指由于被他人或某一群体所拒绝或忽
审计报告形式经过过去的不断完善,已经形成较成熟的规范化形式,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传统审计报告的内容、形式及其对投资者的价值提出了质疑。针对传统审计报告模式的弊病,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对审计准则进行了修改,在审计报告中增加重点审计项目是审计报告标准改革的一部分,目的是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和透明度。趋同国际审计准则的改革,我国起草《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