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排气颗粒物在DPF壁面沉积过程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08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油机排气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之一,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国的机动车国六排放法规对柴油机排气颗粒物排放的质量浓度、数量浓度提出了严格要求。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是降低排气颗粒排放的主要技术手段。颗粒捕集器由多孔介质材料制成,排气颗粒在DPF内部的过滤壁面发生碰撞并沉积,在载体表面逐渐形成烟饼层,进而改变DPF捕集效率与背压。研究排气颗粒与DPF内壁面的碰撞行为、探究排气颗粒在DPF内的沉积过程以及烟饼层的结构特征,能够为改善DPF的捕集与再生效率、确定再生周期以及改进DPF的内部结构提供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针对排气颗粒在DPF壁面沉积过程进行研究。采用模拟仿真的方法,分析了颗粒碰壁过程中的力学特征参数、烟饼层形成过程与颗粒沉积效率的变化规律;搭建试验台架,研究不同工况时烟饼层结构与DPF捕集效率的变化规律。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根据柴油机排气颗粒在DPF内的碰撞沉积特征,建立考虑粘附力的颗粒-壁面动态碰撞模型,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测量了柴油机排气颗粒的粘附力,对碰壁过程中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随着柴油机转速从1500r/min增加到3600r/min,排气颗粒速度与流速增加,杨氏模量增大,颗粒的粘附力从12.76n N增加到23.56n N;排气颗粒的入射角度增大,最大接触半径增大;颗粒与壁面之间的压缩距离,随颗粒粒径与入射速度增大而增大,随颗粒杨氏模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入射速度的增加,法向恢复系数开始增加并无限趋近于1;颗粒粒径增大,存在初始恢复系数时的法向速度增大;颗粒的杨氏模量从190MPa增加到306MPa时,10nm粒径的颗粒开始存在初始恢复系数时的法向速度从5.08m/s减小到3.37m/s;随着颗粒粒径、杨氏模量增大,颗粒的法向临界粘附速度逐渐减小。基于相似理论,考虑碰撞反弹对颗粒沉积的影响,建立FLUENT-EDEM耦合模型,对颗粒在过滤壁面的碰撞沉积过程进行了模拟,探究了烟饼层的形成。结果表明:在颗粒沉积初期,颗粒主要分布在单元体的四周。单元体表面形成均匀的颗粒层后,逐渐长成分叉状的颗粒树突,形成颗粒链,当颗粒链足够多时,相邻单元体的颗粒链相互交错,堵塞单元体间的间隙,烟饼层开始形成。后续的颗粒被烟饼层捕集,逐渐均匀的沉积在烟饼层的迎风面,烟饼层的厚度随之增长。研究了不同排气流速、DPF壁面孔隙结构、颗粒粒径与杨氏模量对颗粒在单元体壁面的沉积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效率随着时间的增加、流速的减小、杨氏模量的减小而增大;气流流速增大,颗粒在单元体表面时由均匀分布转变为在单元体侧面及背面集中分布;在颗粒沉积的后期(1s≤T≤2.2s),随着颗粒杨氏模量增大,颗粒在单元体上的沉积效率变化趋于一致;大粒径的颗粒能够快速的进入到颗粒链生成阶段(1s≤T≤2.2s),沉积速率迅速增大;随着单元体阵列中单元体直径减小、孔径间隙增大,颗粒在单元体阵列中的分布逐渐分散,沉积效率减小;单元体越靠前,形成的颗粒链越多,越容易相互交叉连接。搭建了柴油机试验台架,采集了186FA柴油机不同工况时的DPF内的烟饼层颗粒,采用SEM以及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分析仪,对不同工况的烟饼层颗粒的形貌以及孔隙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烟饼层的表面不规则且粗糙,存在一定的粒间孔以及微裂缝,粒间孔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微裂缝包括烟饼层间裂缝与张裂缝;随着柴油机转速与负荷增加,烟饼层颗粒的计盒维数增加,烟饼层的平均孔径减小,累积孔容积增加,分形维数增加孔隙结构变得越加复杂,孔隙更加狭长细小,烟饼层孔隙表面粗糙度增加,颗粒与壁面碰撞时的粘附力减小。采用粒径谱仪,测量了柴油机在不同工况下DPF前后的粒径分布,对DPF的捕集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颗粒在经过洁净状态的DPF后,聚积态颗粒数量有了明显的降低;随着柴油机转速从1500r/min增加到3600r/min,DPF对总颗粒的捕集效率降低了7.5%,DPF后的颗粒数量浓度整体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柴油机负荷从50%增加到100%,DPF对总颗粒的捕集效率降低了7.3%。颗粒在经过有烟饼层的DPF后,捕集效率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烟饼层的出现减小了柴油机工况对颗粒沉积的影响,提高了排气颗粒碰撞粘附或者被拦截的概率,有利于提高DPF的捕集效率。
其他文献
伴随着能源储量的减小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发展节能减排的新兴燃烧技术成为能源研究发展的重要工作。MILD燃烧作为一项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低的燃烧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且在燃气轮机和锅炉的应用中被证实具有极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潜力。目前国内外关于MILD燃烧的研究主要围绕高温预热空气条件下气体燃料的MILD燃烧展开,关于常温空气条件下的液体燃料MILD燃烧的研究工作还很少,本文的研究从更好地指导工
动力电池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以硅为主体的负极材料凭借高容量的特点而备受关注,目前商业化所用到的硅面临成本高、难制备等一系列问题。而每年我国在光伏行业产生的废料硅质量可达10万吨以上,若能将此类资源作为制备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硅源,不仅使商业化原料硅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而且解决了这类硅资源过量囤积、附加值低等问题。但此类硅资源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同样面临嵌锂过程中发生体积膨胀的问题。为解决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推广,电动汽车衍生出了集中式驱动和分布式驱动两种主要驱动形式。分布式驱动又可细分为双电机驱动、轮边电机驱动和轮毂电机驱动。其中,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控制灵活,传动高效,但其特殊的布置形式增大了悬架系统的簧下质量,加剧了簧下部件的振动,降低了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悬架减振性能。此外,轮毂电机的定子与转子在路面激励和悬架力共同作用下会产生相对位移,引发偏心现象,导致轮毂电机气隙磁
能源危机随着现代高速发展不断加重,化石燃料和不科学的利用方式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利用废弃污染物培育可再生物质资源并用以制备高价值的生物燃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小球藻的组分优选和水热液化利用这两方面入手,开展了CO2浓度、培育介质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和水热液化制油工况的产率规律、组分分布特性的相关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首先,污泥水热液化水相产物培育小球藻的实验中,小球藻的生长量
随着节能减排法规日益严苛及国家政策激励,城市未来的智慧交通工具将是电动汽车(EV)。由于电动汽车的驱动特性,在低速行驶时,车外行人感觉不到车辆的经过,会引发安全隐患。为了提高安全性,各国政府都颁布了法规,安装行人警示音系统,来提高电动汽车的可检测性,避免隐患的发生。本文基于此背景,结合声品质评价,研究电动汽车运行声学特性开发研究电动汽车低速行驶时工况下的警示音,驾驶员和车外行人能根据警示音信号的特
现代燃气轮机多采用贫燃预混燃烧方式来实现低排放目标,然而却带来了热声不稳定性问题,这些振荡会产生高强度的噪音,严重时还会影响燃机的正常运行。本文经过前期的广泛调研,搭建了热声不稳定性实验系统,针对双级轴向旋流燃烧器,以甲烷和空气的预混气为主燃料,展开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以基础的压力波形图和功率谱密度图结合高速相机拍摄的火焰图片进行分析,也使用了多种新型的处理方法包括相空间重构、递归图重构、基于Lab
随着人们对驾驶体验要求的提高,主动悬架成为汽车领域的研究热点。空气主动悬架作为主动悬架的一种,可以兼顾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然而,空气主动悬架采用刚度分级调控,且调节的目的主要是控制车身高度,这限制了其提高减振性能的能力。为了在不改变车身高度的前提下实现无级调控刚度,对空气主动悬架的减振支柱展开研究。本文将设计的磁流变减振支柱作为主动悬架的执行器,并针对主动悬架设计了基于混合模糊控制的多目
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性,且对环境友好、易于生物降解,是一类可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优质燃料。但其在内燃机中的利用中也显现不足,内燃机主要依靠液体燃料的雾化燃烧提供动力,生物柴油粘度较高,导致其雾化不充分,进而严重影响燃烧效率和排放特性。本研究选取不同掺混比例的乙醇-生物柴油混合燃料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掺混乙醇及施加静电场两种手段协同改善生物柴油的雾化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设计并搭建了静电雾化
柴油机燃用清洁可再生的生物柴油可以有效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助于实现“碳中和”。本文基于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开展发动机台架试验,燃用不同原料生物柴油及柴油并采集颗粒物,使用油耗仪、燃烧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热重分析仪(TGA)等仪器,系统研究了不同原料生物柴油燃烧特性、颗粒物的表面官能团和氧化特性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开展发动
随着商用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商用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已成为研究热点,作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车道保持系统(LKS)可有效减少由驾驶员疲劳驾驶或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导致车辆偏离车道进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因此研究车道保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车道保持控制算法普遍存在时变性差且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问题,而时变性较好的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存在鲁棒性不足的问题;另外,现有的车道保持系统也没有